同桌范文网 > 心得范文 > 读书心得 >

《人生智慧录》读书心得

时间: 小龙 读书心得

这是一本让人禁欲的书。看完此书,再看看摆满书店的成功学,真有啼笑皆非之感。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智慧录》读书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人生智慧录》读书心得【篇1】

叔本华在《人生智慧录》的开篇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好处三分法讲起,继而迅速进入核心内容,即幸福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独立人格。叔本华认为,人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是从自身之外期望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极为有限,每个人都孑然独立,这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单独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看来,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才是人生幸福的关键,才能避免痛苦和无聊。要想保持幸福的内在源泉畅通无阻,条件是拥有独立和闲暇,而独立和闲暇则是以俭朴和节制来换取的。一个人自身的精神价值越高的时候,他就越能耐得住简单的生活和孤独的侵袭。

在认同和强调人的自身、内在拥有是人生幸福根本的同时,叔本华对身外之物诸如财富、地位、名誉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财富的价值是当今世界所公认的,财富可以视为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任由我们寻欢作乐和花天酒地的凭证,众人应学会节约投资而不是挥霍浪费。过多的财富也并不意味着幸福,现实中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不幸福呢?主要是因为人自身内在的贫乏,缺乏真正精神方面的熏陶和修养,没有见识,缺少精神情趣。而名誉、名望、地位则是一种相当飘渺的东西,人们可以努力去争取,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如愿。如果把这些看得过分重要,则是不明智的。叔本华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替代的。”

《人生智慧录》中的很多看法和佛经中的观点非常相似,佛家以《金刚经》为代表的般若系经典的核心就是“破相”、“去执”和“无我”,讲究的是一个真空妙有的“中道”,看重的是内心净土的修行,所谓心外无物。而叔本华对“独立人格”的定义其实和佛家的“心性”已经很相像了,“独立人格”被叔本华定义为天生而具足的,有点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味道,至于叔本华对于财富、地位、名誉等的意见也和佛家“身外之物”的洒脱不谋而合。如果说《人生智慧录》在世俗层面与佛法有很多相近之处,那么叔本华一直被人诟病的所谓悲观主义“痛苦论”则更像是与佛法进行着更深层的人生观的共振。

这里很有必要谈一下叔本华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人生智慧录》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生长土壤就是这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几乎全部哲学理论,这部书的前提是《纯粹理性批判》、《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其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并取得了伟大的进展。正是在这部书中,叔本华提出了开篇我们看到的“钟摆理论”,判定人生是痛苦的,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也正是这很容易被断章取义的“钟摆理论”让很多不负责任的人随意给叔本华哲学贴上了荒谬、误人的标签,诸如消极厌世、悲观绝望等等,而常人出于懒惰,喜欢人云亦云,未加考虑和研究也就将叔本华的哲学认定为了那个样子。

叔本华一生都将“唯真理是务”作为自己的哲学研究根基,他格言体的文风异常犀利,有一种直透事物本质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协,可以说是今天“反式鸡汤”的老祖宗。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面对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时间和空间,人内心最深处的渺小感是多少粉饰美化生活的肤浅乐观主义都不能改变的。叔本华最被误读的地方不仅仅是其对人类这种无力感的大胆承认,而是世人看到了他的“钟摆理论”后就止步不前,没有去留意叔本华哲学指针真正要指向的方向。其实,叔本华明确地指出,纵然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在细节上也会显现喜剧的意味,对如何摆脱痛苦,叔本华也给了我们明确的解答。他认为,摆脱人生痛苦的方式就是进入理念的世界,理念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中间环节,把本质与现象连接了起来,把认识从意志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这就是审美状态。

叔本华从审美论推出的禁欲之路更让其备受诟病,肤浅的乐观主义鸡汤者不能容忍有人揭示世界的真相,更不能忍受有人指点真正的幸福之路,因为只有将物欲渲染得绚烂漫天和天经地义,他们浅薄鄙陋的鸡汤才能给不明真相的青年成功洗脑。叔本华认为人在以一种苦痛的生存方式度日,之所以会苦痛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有追求,这种痛苦正是人们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够诗意化地生存,所必须经过的历程。《人生智慧录》中对禁欲主义有着清楚的定义,禁欲主义并非在于“禁”字上,它指明的是一种对待外物的态度,就像前面说过的如何对待财富、美色、权力、地位和名誉等,幸福不仅仅是快乐,快乐是一种短暂的、一闪而过的即时感受和体验,而幸福却是一种洞悉人生真谛的理性和持久的主观心态。快乐容易获得,因为它只与身体感受相联系,而幸福不容易得到,因为它是建立在对痛苦的深刻理解之后获得的一种豁达与升华。叔本华貌似悲观主义的痛苦论其实在向世人揭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他将积极的生存法则掩盖在消极的文字之下,以消极的表象思索着积极的意志。

《人生智慧录》读书心得【篇2】

不可否认,叔本华的思想极具逻辑性,描述的语言优美且有说服力,深受很多的大家和民众喜爱,并用于指导和改善生活。但是,我却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泼些冷水。

1,悲观主义。叔本华是极度悲观主义者,看他的论述多多少少会被他所影响。他认为无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而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同时他认为生命只是具有某种消极的意义。如果你的正处于悲观低谷期,可能会雪上加霜。

2,宿命论者。叔本华是彻底的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严格的必然性发生,人们所感受的自由意志仍处于表象世界的活动,而观察到的任何表象与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意志的控制。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我们所想的。另外,他十分赞同现在的时刻所思所想,却对未来的规划畅想嗤之以鼻,他认为任何时刻的所思所想所行动与个人的性格有必然的联系,而他认为人的性格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改变也是伪装压抑),所以人从一出生他的未来成就已经被注定了。否定偶然性与后天可塑性,造成对主观能动性的否定,会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可能会延长你处于低谷期的时间。

3,知行不合一。实际上,作为著名的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的生活并非就是心态平和,离世隐遁的。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在某些方面可称为性情中人,脾气暴躁,甚至曾经将女仆推下楼梯造成其残疾。他的生活受人诟病,与他的哲学相悖。罗素在一部著作中写到:假若根据叔本华的生活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是不真诚的。所以,有时候即使理论上无可争议或令人信服,我们也无需完完全全的按照理论来生活,甚至与之相反也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虽然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悲观的,我们却也无需悲观的生活,况且悲观还是乐观至今仍在争论,我们不妨多找不同论调的书籍来看看。过早的让自己无欲无求,内心平静;从而导致激情的缺失,如同年老,我是十分的不赞同~~

《人生智慧录》读书心得【篇3】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这是叔本华著名的钟摆理论,断章取义从来就是人类摆脱不掉的旧习,哪怕从未读过叔本华的人,第一次看到上面的话,恐怕也会“坚定”地认为叔本华确确实实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是啊,世界形势一片大好,人类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怎会痛苦?怎会无聊?不但在普通群众中,叔本华不是讨喜的类型,就是在学术界,其貌似悲观的人生哲学也一直被许多学者诟病,再加上这位18世纪的80后特立独行的性格,叔本华的生前身后留下了说不尽的争论和故事。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出自他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在《人生的智慧》里做了新的补充,而后者是个人非常喜欢的叔本华著作,篇幅不长,内容丰润,很适合放在手边经常翻看。《人生的智慧》其实是叔本华62岁的著作《附录和补遗》的选摘,准确地说是《附录和补遗》的一部分,而从这本《附录和补遗》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叔本华哲学的魅力,也能从这一角掀开叔本华令人唏嘘的一生。

叔本华1788生于波兰但泽,父亲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但后来自杀,母亲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都有交往,由于叔本华一直认为父亲的死与他母亲过于热衷社交生活有关,所以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因为他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一生得以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叔本华有着很高的语言天赋,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这也是《人生的智慧》及叔本华其他著作文体优雅,语言水平极高的重要缘由,难怪卡夫卡说:“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

叔本华后来的哲学思想从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时逐渐形成,年轻的叔本华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称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厌恶后来以费希特、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辩哲学。关于叔本华和黑格尔,有一则轶事想来很多人都熟悉,叔本华在柏林大学刚刚当上编外教授不久,便坚决地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叔本华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这一去就是被边缘化了27年……这则轶事是典型的“叔本华式”的故事,也是典型的“叔本华式”的人生桥段,叔本华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学术生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憋屈”,叔本华是真正的怀才不遇的典型。

《人生智慧录》及其母本《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晚年的著作,让叔本华一夜之间成了名人,有人还写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学界评论说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而这距离叔本华去世已经不足十年了。1859年,《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在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而第二年叔本华就去世了。30岁那年,叔本华就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哲学巨著《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建了堪称伟大的“叔本华体系”,然而造化弄人,这本书的第一版仅仅印了一百本,而且还无人问津,如今第三版终于得到认可,但再回首却已是百年身。叔本华一生绝大多数时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在其奠定名声之前有着长达六十年不获承认的沉寂期,长时间的“边缘化”让叔本华对人生和生活有着“旁观者”一般的清醒认识,《人生的智慧》因此也有着难得的冷静和深邃。

《人生智慧录》表面是叔本华“幸福论”的综述,而内在则是从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建的哲学体系一路延续下来,是叔本华晚年为自己哲学思想凝结的实践果实,深入了解这本书和其背后的思想,对解开长久以来人们对叔本华的误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好比一个人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进行一项逻辑上的推理和演绎,在他的晚年,他将这种推理和演绎最终指向了人们如何面对幸福,不管他一生中如何被人定义,这个最终指向将表明其本质的立场。《人生智慧录》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其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在这本书中叔本华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读者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种思想深邃之外的“佛性”。

《人生智慧录》读书心得【篇4】

叔本华认为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但人们总在它们之间摇来摆去——脱离了痛苦,便开始无聊;不无聊时,多半痛苦着,程度轻重而已。他将痛苦和无聊的关系定义为双重对立关系。外在的那重,属于客体,意即生活的艰辛与匮乏造成痛苦,丰裕和安定就滋生无聊;内在的那重,属于主体,意即一个人对痛苦和无聊的感受力成反比,精神迟钝的人较少感受到痛苦,但后果是空虚,空虚又是无聊的根源。敏感是智力突出者的前提,但他们会夸大事物的表象,包括拂逆人意的表象,因此对痛苦的感受也敏感。“如果能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在叔本华看来,都是虚幻不实的。

他引塞尼加语:“愚蠢的人饱受无聊之苦”,耶酥语:“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认为想要免除无聊,最佳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

《人生智慧录》给了我无比的喜悦、快乐和深刻的慰藉。一翻开她,无数的话语频切敲击心扉。一次次大乐着放下书,就像太美味的东西舍不得一口吃掉,又一次次急切地捧起,不一会儿又大乐着放下,疯子似的。时不时噼里啪啦录下一段话,发给亲密友人们。在我十分惭愧的阅读史里,这是我读到的最为贴心贴肺的一部著作。从中我为几乎所有熟识的人对号入了座。根本区别在于,我眼中林林总总的人生情态,情态而已,叔本华却用最简朴、最清晰的语言让我了解了那种种情态背后深刻的根源。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妥妥当当地为自己几乎所有的生活原则和态度——包括不少不大为亲朋待见的——找到了依据,哲学依据!不乐行吗?但我深知这样的话不可再说,想想看,托尔斯泰说“你知道这个夏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吗?那是对叔本华著作的心醉神迷和连续不断的精神愉悦,这种陶醉、愉快是我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莫泊桑承认他是叔本华的崇拜者。尼采更绝,“我是属于叔本华这样的读者:在读完叔本华书的第一页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所写的所有东西读完为止;他所说的每一个字词我都要听。”弗洛伊德一直认为他的压抑理论是原初的,直到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正在啃),“我不得不感谢自己并不曾广泛地阅读,这样我才有可能有所发现。” 托马斯曼从20岁起痴迷叔本华,毕其一生矢志不渝。关于弗洛伊德的本我和自我,他直截了当道:“那不是把叔本华的形而上学转换成心理学吗?”甚至他干脆称叔本华是“现代心理学之父”。大音乐家瓦格拉从头至尾研读了叔本华的书四次(我没搞清楚是全部或是某一本),说叔本华的书对他整个一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当我从书末所附译者韦启昌先生的《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中读到上述介绍时,知道自己所有对叔本华的赞美,特别是读叔本华带给我多少快乐和幸福的表述,都必须打住,否则真是难逃高攀之嫌。因此,在接下去的文字中,我仅尽可能多地介绍书中的观点。“叔本华认为”,“叔本华说”也能省就省,一概都是他老人家的。

叔本华认为(尽量下不为例)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的自身比起财产和他人的看法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能否领略,则首先取决于精神思想能力。人的内在拥有对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特别是随着岁月流逝,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力量和能力,只有思想能力才可以得以继续保持。一个人的个性及其价值,具体说来,包括高贵的品质、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的体魄,它们是真正、直接和持久的幸福源泉。其他的,则只能间接发挥作用。包括财富,“真正称为财富的,亦即过分的丰裕盈余,对我们的幸福的帮助不大。”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渴。至于他人的看法,全由他人决定,并且只在他人的头脑意识中产生效果,就其本质而言,极不确定;对人的幸福也只能间接发挥作用,因此也并非至关重大。人们对于别人评价的在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性弱点。关注别人的看法甚于关注自己意识的内容,是对自然秩序的本末倒置。这就是虚荣,和贪婪同质。“为了外在的荣耀、地位、头衔和名声而部分或全部奉献出自己的内在安宁、闲暇和独立——这是极度的愚蠢行为。”如果能够成功的摒弃这一普遍的愚蠢做法,内心的安宁和愉快便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增加,也会更加自信。

在叔本华看来,常人只能从外在出发寻找满足,他们的重心在自身之外,所寄托的尽是身外之物:财产、地位、配偶、子女、朋友……生活的目的就是获得能给他们带来身体上的安逸和舒适的东西;超越泛泛之辈的人,会研习一门有兴趣的学问或者技艺,将人生的重心部分放到了自身;天才们则将重心放在自身之中,把存在和事物的本质,完全而又绝对地纳入自己的课题,并尽力将自己的深刻见解表达出来。“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己。”最后这类人身上都有着孤独的特质,无法视别人为同类。这些在精神思想方面得到大自然异常慷慨馈赠的人,被叔本华视为最幸运的人。如果他们同时又不需为生计愁,拥有闲暇,便无疑等于同时免除了人生两个对立的痛苦根源:匮乏和无聊。这简直就是受到了命运的双重馈赠。这些人对世界之所求,也唯有“闲暇”,以便于他们尽可能地活在他们的天才里。他们往往过着简朴、节制的生活,以换取不受骚扰的独立、宁静和闲暇。但闲暇这一人生精华,大多数人却将之用作声色享受,变成了胡闹、无聊和浑噩。“闲暇之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和这个人自身的价值对等的。”

没有精神需求的人在满足了身体所需之后,立时陷入巨大的无聊。而且由于自卑,他们不会尊敬拥有思想的人,只尊敬地位、财富、权力、以及影响力的拥有者。自身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人喜欢抨击和诋毁骄傲的人,叔本华提醒那些拥有值得骄傲的人,一定要牢记自己的优点。他认为谦虚是美德是蠢人的一项发明,目的就是要弄得世界只有傻子。缺乏个人引以为傲的素质的人喜欢扎堆,质不足量来凑,民族自豪感就是这样的产物。那些拥有突出个人素质的人却能够清晰地看到本民族的种种缺点。个人的独特个性,远胜于民族性。

叔本华将人所展现的表象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名誉是预先给予每一个人的,是每一个人根据规则必须具备的品质,只需要保有,因为一旦失去便不可复得。缺乏名誉等于耻辱。声望却需要争取,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获得。缺乏声望,只不过默默无闻而已。在考察了种种不同形式和原理的名誉后,叔本华对完全有别于各种普遍的荣誉,像公民名誉、公职名誉、性别名誉、民族名誉等等,对最初产生于中世纪,只在_的欧洲扎了根落 户,并且只在占社会总人口的极少数上等阶层以及攀附他们的人当中发挥作用的“骑士荣誉”的谬见,进行了长达40页的批判。他说这是因为必须使出哲学的“大力神”,才能从根本上打击拳头即公理的“骑士荣誉”这一祸害。他认为骑士荣誉是世间以最严肃、最认真的态度上演的一出闹剧,是对愚昧的尊崇和膜拜,是人们理性被禁锢的结果。在对“骑士荣誉”的批判中,中国,是以被褒扬的形象亮相的,“在中国,人性——那可是经过高度文明教化的人性——并不赞同类似骑士荣誉的东西。”依据是,“在中国,用竹杖抽打是司空见惯的一种惩罚公民的手段,甚至对各级官吏也是如此。”却并没有哪个挨了打的人,认为荣誉受到了挑战,要求决斗。尼采在评论叔本华哲学时说:“我从来没有读到他任何似是而非的东西,虽然有时候会有某些小小差错的地方。”我想,在很多中国读者看来,这里恐怕就算是“小小差错的地方”。中国人挨了打,不认为是受了辱,更不会因此提出决斗,实在不是什么人性更优越的表现。

由名誉、名声之比较,论及事功和作品的差别。前者会消逝,后者却可以永存,尤其是文学作品。“流芳后世的名声就好比一株慢慢长起来的橡树。”一个人越属于后世,也就越属于整个人类大众。原因除了人们智力不足,发现不了优秀人物和伟大作品外,还由于人们道德上的劣根性:嫉妒。叔本华这当然是有感而发,他最早的哲学著作二十多岁时便已完成,其后也笔耕不辍,但几十年中,他的哲学被同时代的哲学家集体视若无睹。“作品的作者能否亲眼目睹自己的作品获得承认,却取决于外在情势和一定的运气。作品越高贵,越有深度,这种情况就越少发生。”叔本华直到去世前几年才获得声誉,好运珊珊来迟,但能够亲眼目睹,想必他会庆幸自己的运气的了。

叔本华将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的一句话:“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视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认为其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因为人的意欲的满足都是否定的——韦其昌先生在《译者序》中专门就“意欲”(wille)一词的翻译作了解释。“wille”的中文翻译是“意志”,但叔本华概念中的“wille”,多指没有目的欲望、意愿等,所以韦先生将其译作“意欲”——因而尽可能多地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损害,远重要于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缺乏痛苦的程度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标准。“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牺牲欢娱,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将对快乐、财产、地位、荣誉等等的期望都限制在一个适宜的尺度内,是极其明智的,也是一定会有所收益的。反之,幸福依靠的基础变得太大,难度也会随之增加,遭遇变故的机会也会相应增多,紧随其后的便是痛苦。等到人们承受痛苦时,才会深刻体味叔本华所说的“没有痛苦的状态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叔本华被冠之以“悲观主义哲学家”名号,人生是痛苦的观点便是其悲观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当不幸的生活是轻而易举的;相比之下,相当幸福的生活不仅很困难,甚至完全不可能。”

《人生智慧录》读书心得【篇5】

叔本华《人生智慧录》, 是从这里开始说起。

1)人的自身,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例如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潜在发展。

2)人拥有的身外之物,亦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1:我认为就是内在与外在的两个内容,人的外在多数取决于遗传,是父母赐予的。但内在取决于自己。叔本华的文字传递给我一条信息: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2: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说到性格,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所能得到属于他自己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决定了。的确,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他的整个存在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人的内在素质。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或者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

3: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也就越不重要。叔本华教会我,不依赖于别人眼中寻找自己。

4:对于闲暇时间,叔本华也有话要说。

他认为人们消磨闲暇的方式就是显示出闲暇对于他们是何等的没有价值。闲暇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存在开出的花朵。或者毋宁说是果实。只有闲暇使人得以把握和支配自身。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变成了他的包袱。

头脑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这个是我一直努力要做到的状态。除了精神松弛下来的时候,尽量免受无聊的袭击。

5:如果社会交往的数量等够代替质量,那么就算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世界都是值得的。但遗憾的是,一百个傻瓜聚在一起,也仍然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社会交际能力与他的智商,是不能成正比的。优秀的人,对你的影响会很深刻。如果,你拥有伟大的精神,你会发现,你会喜欢独处,因为你不再需要去寻找淹没你的人群。

6:太过看重别人得看法,那就是抬举他们了。

我们所表现的的表象——这也是我们存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通常被我们过分看重。

这是人性的一个特殊弱点所致。稍作简单的思考,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幸福无关紧要。

每个人一定都有遇到流言蜚语,或者听到一些别人对你有各式各样的看法。有好有坏。那些别人对你得评价,只是别人头脑意识里的产物,只在别人的头脑意识中产生效果,它是附带种种概念性的东西呈现在别人头脑中的表象。所以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是间接地存在。所以,尽量减低我们对特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否则,人们就只能成为他人的看法和意见的奴隶。

7: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别人对自身的看法慢慢衍生有荣誉感、虚荣心、自尊心…叔本华认为一旦不再担心和指望别人得看法, 那些奢侈 排场,十有_都会消失。在孩童时期,荣誉感就初露端倪。在接下来的青年期和中年期,名誉、骄傲等变得更加明显。但到了老年,这方面的欲望却显得极为强烈。因为到了老年,享受感官乐趣的能力已大大减弱。虚荣和自大就于贪婪一道瓜分了统治的地盘。

8:亚里士多德: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但只有一处地方受伤或者疼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就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里。我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那微小的疼痛之处。同样,违反我们意愿的事情,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不如意就会进入我们头脑,我们就会惦记这件事情。

所以,判断一个人现在是否幸福,去问问他最近烦恼的事情把,看看事情是多么渺小,你就知道你现在有多幸福了。在很不幸地时候,那些微小的事情,你是感受不到的。

9: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我们对幸福的过分期待毁坏了这世上的一切,毁坏的程度与我们的做梦程度相一致。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地实现它们。降低我们地欲求是明智和合理的。

有时候对自己宽容一点也是好事。当然,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

9: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

这句话,我觉得也是威力无比的。

10:我们的幸福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考虑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要是有能力,内在丰富,我们就不会对运气有太多的要求。

11:正如一个人背着自己的身体,而对此重负一无感觉,但在移动他人的身体时,他却感到了重量,同理,他不会注意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恶习,而只会留意他人的这些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却像一只对着镜子咆哮的狗——他以为镜子里面的是另外一只狗,殊不知它看到的正是它自己。

(人是自私的,这句话是真理。)

12:在言辞或者表情流露出愤怒和憎恨是徒劳无益的……除了在行动上,我们不可以表现出憎恨或者愤怒……冷血的动物才是唯一有毒的动物。

卢梭说,最好的报复是暗杀,而不是决斗。无视也是最好的武器。

13: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名声、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献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把健康放第一位。

最后,还想分享几条见解独到却又鲜为人知的阿拉伯谚语:

“任何你的敌人不可以知道的东西,都不要告诉你的朋友。”

“如果对我的秘密保持沉默,那么,这个秘密就是我看管的囚徒;如果失口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变成了它的囚徒。”

那种纯粹以追求个人自身安逸为目标的实际生活则显得可悲,这种生活增加的只是长度而不是深度。 尽可能的增加生命的深度,生命只有一次,要活的精彩。

2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