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
写心得需要突出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技能和经验放在前面,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有帮助。
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由语文改为了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觉得历史是个小学科,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这次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先是听了两个老师对20_年历史会考试题的分析和解说,使我充分明白了初三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思路是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充分重视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要注意建设知识体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坚持把基础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书,多学习,关注史政与历史的交融点以及亚热点等等。
接着,我们又看了三节省级优质课,并有三位老师对这几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分别从我的感受、我的思索以及值得商榷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从心里对一堂优质的历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
最后,烟台教研员孙老师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一节好课的几个要素,使本来已经明白了优质课要素的我,顿时茅塞顿开,零散的东西变得系统化了,对一堂好课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孙老师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键从8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2、“好课”好在哪里?这个问题孙老师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学生到教师,从目标到课堂训练,面面俱到,详细具体,很好的给我们以引导。
3、真心拙识,这个问题,孙老师以三个“最”结束了她的讲话:
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
最重要的教学智慧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我的教学态度得到了转变,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无小科,尽职尽责才是真。学到了教无定法,学会了用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含量还太低,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做到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水平。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研员的务实,从莱阳的到烟台的,都在实实在在的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努力着,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篇2
新课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基本理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总的思想和原则。它是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反应,是课程标准其他部分的总纲。全面认识和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这对于学习、掌握、实施课程标准其它部分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念。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科学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1、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启蒙教育是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所以培养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在小学生素质发展中所应起作用的科学定位。科学素养的内涵在科学课标中,包含为:“科学探究,情感与态度,科学知识”三个方面。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得到的结论,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关键。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
3、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运用“探究”给我的启发很大,使我觉得这样真的会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科学探究活动也由教室扩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真正在体现了“做中学”。让科学成为做的科学,而不是纸上谈兵。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课才是真正地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二、从“封闭的课堂模式”转向“开放的课堂模式”。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同学之间的辩论。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篇3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实地参观了解了童的梦幼儿园混龄的研究,与幼儿园的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使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成长感悟: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有些“被逼无奈”。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这一认识,是我在聆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老师关于《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王建军关于《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后获得的。
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老师关于《来自学校的挑战》的报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老师关于《后“茶馆式”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研究实践》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就以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开展的“茶馆式”教学研究为例,他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了4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然后从目标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出发来寻找研究的方向,通过分析、归纳确定了“后“茶馆式”教学”为研究的方向。也就是说要从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出发来选择研究的方向。这一点童的梦幼儿园的园长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她们将在教学中发现的“怎样利用混龄活动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这一问题立为了幼儿园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找出了一些操作的模式,在实践中一一进行科学的验证,使得混龄成为了他们幼儿园的教学特色,也成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
是的,其实教育科研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特别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的管理中、家园合作中是否有值得关注的点。如角色游戏中怎样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如何家园共育优化幼小衔接、怎样为小班幼儿创设生活化的环境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总而言之,我们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哪?这些疑惑,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忠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汇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张才龙老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研究所胡兴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答。特别是胡兴宏老师关于《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的报告,从重新审视和调整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细化、确定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张肇丰《教师的研究与写作(教师研究的特点、方法与语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斌艳教授《聚焦学校课题研究提高课题论文撰写能力》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特别是“问题提出”如何写,专家给出了较明确的答案:要从核心问题出发,教师为什么要从事(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专家们结合“浙江余姚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调查”这一案例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分析,使我明确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作用。结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案例,提出了“带着批判质疑的眼光感悟和分析”的要求,即要求用理论指导和解释实践;要求教师论文语言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实践,不刻意追求理论性、学术性;要力求平实,流畅,生动,为了理清了研究论文写作的思路。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培训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篇4
今天,我参加了岛市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三级)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与往日截然不同,市学院邀请了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唐莲君主任做精彩的讲座,同时欣赏了世纪小学王莹老师执教的《通信的发展》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已经七年了,七年来,参加培训学习已数不清多少次了,但是像今天这样能与小学科学学科的专家唐主任零距离的接触,还真是第一次,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尤其是唐主任做《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观点、策略与反思》的讲座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例如,小学科学为什么要关注概念?在此之前,我真的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关注概念的重要性。
科学概念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主要特点;科学概念是组织的观念,具有永恒性、普遍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界定,有组织的、有不同覆盖程度的,用抽象语言表达的、超过主题和事实的一些观念和思想;提高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要以科学概念为本,而科学概念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科学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作为科学教师都知道小学科学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也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型: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实验、观察、记录、讨论、交流与汇报等等,但是在我们的课堂里是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并理解科学实践活动的?如何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并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我想我的答案是模糊的、不准确的但是现在我找到了准确的答案;首先,让孩子们学会科学的观察。因为科学的本质通过科学验证,观察是为了寻找证据,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活动。
其次,我们请勿忽视记录。记录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工作和责任,是为了保存证据、分享发现和相互交流。观察记录必须保证客观性和准确性。再次,注意合理的假设。假设是一项完整的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是一个具有推测性的有待证明的答案。学生的假设应有一定的观察的依据,假设之后必须有验证的活动,假设还要符合逻辑,总之不是随意的猜测。最后,作为科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即崇尚事实,尊重规范、强调可重复性,实验中的误差不可回避,误差很重要,科学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因为科学仪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尊重数据,正确的对待误差。
倾听了唐主任精彩的讲座后,我又一次沉浸在学习之中,因为王莹老师执教的《通信的发展》一课,真是一节好课。王老师是科学学科中我最欣赏和最尊敬的一位老师,在科学素养一级培训时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久闻王老师的课上的精彩,所以很渴望听王老师的课,今天我有幸观摩了王老师的课,深深的被吸引住了,我曾经教过这节课,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都很了解,所以,对今天这节课感触很深。首先,王老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非常好,上课伊始为学生创设了三国故事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被调动起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其次,多媒体的应用体现了王老师深厚的教学底蕴。三年级的学生对通信的发展即熟悉又陌生,让他们来描绘古、今、中、外的通信不那么简单,而王老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在用多媒体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听课教师的视野,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还有王老师的语言很有魅力,对学生的评价恰到好处,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充分体现教者的教育机智,总之,王老师的课给我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觉。
时间不知不觉在指尖流逝,转眼到了会议结束的时候,我感觉到大家有一种依依不舍之情,那就是与唐老师之间的互动。聆听了专家精彩的讲座和王老师精致的一课,使我备受鼓舞、启发很大。法无定法活为上,学有先后悟为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的我,教育之路漫漫,我将继续求索科学之路!
科学的读书心得体会篇5
老一辈的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刻苦攻关,敢为天下先,攀登科学高峰,老一辈科学家这些优良的品质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在数学领域,华罗庚 陈景润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 他们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学家,包括像我这样的人都是听着他们的故事传说长大的,后来成为科技工作者,也是受他们故事传说的影响。所以,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大家经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句话,科学家是有国别的。所以,爱国奉献这一点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坚持的。
第二个是淡泊名利,不去追求那些荣誉 地位,真正为了信诚科学 淡薄名利,去为了自己兴趣爱好,为了国家的发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要功利性地做研究。再一点是甘为人梯,我最近刚刚从金坛回来,华罗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华罗庚,从一个初中毕业文凭的人到清华,从清华后来又从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变成一个教员,后来又从剑桥访问回来,直接提升为教授等等,这种就是华罗庚得益于有比他更老一辈的人甘当人梯,当他的伯乐,后来华罗庚先生自己又当伯乐,把陈景润从厦门调到北京来。我刚才有意让八零后的教授在我前面讲,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年轻的同志先讲。我讲的这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这一代更应该在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甘为人梯 扶助后学的精神。
最后是要甘于寂寞,特别是做基础研究的 做数学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为外界喧哗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头苦干,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