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
心得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学习经历、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篇1
伟大的时代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需要榜样力量引领,黄大发、杜富国、黄文秀等一批时代楷模的典型事迹,集中彰显优秀共产党坚定信仰、当担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
当代愚公—黄大发。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于1960年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之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面对困难不退缩,遭遇失败不气馁,主动寻求科学方法。“引来清泉不休止”,凿出“生命之渠”后,继续带领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修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愚公移山精神。“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扫雷英雄—杜富国。1991年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同组战友安然无恙。经过军地双方医护人员近3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杜富国术后伤情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然而却失去了双眼与双手。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我们应传承这种舍己为人、不惧危险的精神。
第一书记—黄文秀。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白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期间,她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从白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在担任乐业县白坭村第一书记期间,认真履职,扎实肯干,时刻牢记自己党员干部的身份和责任,用于担当,敢于拼搏,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用青春谱写了一首动人的赞歌,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心系群众、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
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篇2
“感动中国”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在自己心中培植了一种感恩情感,向身边的人发出真诚的问候和微笑,帮助我民们树立了真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了我们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我们的思想素质。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到处洋溢着喜庆和欢乐,学校也给了我们许多吃的,我边看“感动中国”的电视,边吃零食。电视里有许多悲惨动人的情节,但是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参加救援队的那位叔叔-----武文斌。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的灵魂;灾难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象疯狂的恶魔,瞬间夺取了8万多人的生命,吞噬了无数的房屋。面对这样的灾难,20岁,30岁……在这些父母的眼里都是一些稚嫩的孩子,可他们却表现出常人所发挥不出的力量,武文斌就是其中一个。
地震发生前不久的一段时间,武文斌刚进部队。地震发生时,部队才让武文斌参加救援队。出发时,他与部队战士众志成城,参加到救援队中。到了目的地,他为了救别人,嘴里吐出了鲜血,但他还要坚持去救人,最后他病故了。通过观看《感动中国》,我感受到面对躲不过的灾害,我们悲痛,我们哀伤,可是我们更在灾难中奋起。我们心手相连,我们众志成城。那每一次落泪,每一次微笑,每一缕关注,都是抗击灾害的无穷力量。那灾害中的坚毅,悲痛中的自持、危难中的凛然向前,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篇3
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中国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篇4
开学第一天,我们就上了生动的一课。我眼含热泪看完了《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20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有:舍己为人的最美教师张丽莉;有为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倾尽心血的林俊德;有主动捐献器官的十二岁女孩儿何玥;有为农民工着想的父母官陈家顺……
我被这十个人的善举深深地打动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教师张丽莉。
20_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老师正在引导学生放学。突然一辆客车失控了,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老师向前一扑,四个孩子成功脱险,但是她却被车轮碾碎了双脚,被高位截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张丽莉这样无私奉献的好老师。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她生病很厉害,但还是带病坚持上课。我们已经退休的数学老师杨老师为教育事业默默付出了三十多年。还有很多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人们学习!
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篇5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 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 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 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 磨难没有使她消沉, 病魔没有使她倒下。 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 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 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 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 那是我的事业; 如果说我有期盼, 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 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 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 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 为人 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 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 呕心沥血的精神; 学习她崇高师德 治学严谨, 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 学习她珍爱生命 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 积极乐观的精神。 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 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 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 从 1 997 年 9 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 我永不退缩, 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 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成为德 智 体 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 现在的学生, 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 要教育好学生, 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 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孩子有时是淘气, 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 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 走进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 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 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用科学 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传说, 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桂梅的精神, 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 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 在普通教学岗位上, 恪尽职守呕心沥血 淡泊名利 执着追求。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 我要用心感受 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 修养上不断完善, 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篇6
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经过李连成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主题教育供给了重要学习资料。
这些榜样包括: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以“吃亏”换来百姓幸福的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在抗洪中牺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20年携带邮件划出20万公里“水上邮路”的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邮递员唐真亚;“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十所粪便清运工、“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举家“落户”山村的“羊书记”,海南省妇联驻保亭县加茂镇共村第一书记隋耀达;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的嫦娥四号工程党组织。
当晚,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经过电视、网络等渠道收听收看了该节目。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见贤思齐,为中原更加出彩凝聚强大正能量,努力创造新时代光辉业绩。
关于人物的读书心得篇7
今天我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这是一个很好的电视节目,每年我们全家都聚在电视机前关注那些令我们感动的人物。他们有的家境贫困却品德高尚;有的重病缠身却还想着帮助他人;有的终生献身于科技事业,却英年早逝……
有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他因终生扎住大漠边缘投身于核试验而不幸患上了绝症,他叫林俊德,曾参加过45次核试验。因为工作,年近80的老人放弃了3次手术治疗的机会,但是面对医院方面的劝阻,林俊祥老人只重复着一句话:“我不能躺下,我还有工作要做。”医生们只好流着泪让他做,终于老人还是离开了,他是完成了他的工作才走的。‘感动中国’大屏幕上出现“纵死终令汗竹香”一句话,充分的形容了老人辛苦且充实的一生。
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他和普通人一样,是父母的儿子,是女儿的父亲,是妻子的丈夫,是姐姐的弟弟。但身为普通人的他,却不能常陪伴在家人身边,母亲总是听他说忙,却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什么。直到他再也没有回家,母亲才知道他一天到晚的忙的是国家大事。他就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罗阳同志。20--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执行任务时,因疲劳过度而突发心脏病,在辽宁舰上光荣殉职,享年51岁。他用生命换来了歼-15的完美升空,为了国家事业而光荣殉职。他是全人民的英雄,人们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他这样的评价: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还有陈斌强,何玥,张丽莉,高秉涵等人。他们用真情甚至用生命感动了我们的心,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