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

时间: 新华 范文大全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精选7篇)】,供你选择借鉴。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篇1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意味着里历史将翻开崭新的篇章;意味着我们也将长大一岁。

在中国过春节,大家都会提前准备年货,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差不多在冬月的初旬,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了。大家会买许多肉,有些灌成香肠,有些则把肉腌制后挂在阳台,经过长时间的晾晒而制成腊肉,留到过年吃。

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家里就开始忙了。必须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要准备一些糖和水果之类的年货,用于过年时招待客人。

小年一过,除夕很快就到了。除夕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是一年之末。在这一天,大家都要穿新衣,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窗花和“福”字。“福”字还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到了”!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除夕夜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桌上摆满了丰盛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春晚,一边举杯欢庆、互送祝福。当然,还有我们小孩最喜欢的——发压岁钱。长辈们把压岁钱封在红包里送给晚辈,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除夕一过,便是春节。大街小巷满是火红的炮纸,像是铺上了红地毯,在迎接春节的到来。而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待在家里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会走亲访友去拜年,也会在家中接待客人。亲朋好友们互送祝福,欢乐与幸福洋溢在我们的周围。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一天,人们吃元宵、赏花灯。花灯各式各样、十分美丽,有的做成鱼,寓意“年年有余”;有的做成莲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有的做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威武的龙,寓意“龙腾虎跃”……在里面点上灯,瞬间变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元宵节一过,热闹的春节也将进入尾声。大人们又开始忙碌地工作了,孩子们也要重新背上书包去上学了。

这便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温馨和睦的节日,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整个大地都弥漫着幸福与欢乐。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篇2

我最喜欢过寒假,因为整个寒假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年味特别浓。年前忙过年,年后忙拜年。我发现这浓浓的年味主要还是我们小孩渲染的。我们吆三喝四,成群结队,一起放鞭炮、玩游戏,夜晚打灯笼周游四方。这年味啊,真正属于我们童年!

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主要表现在三个重要节日。家乡的人们尤其重视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三日。这三日可真热闹!

小年那天,每家每户都会请祖,也叫“接祖宗”。“接祖宗”是以堂轩为活动场所。如果是大屋,每家每户会抓阄轮流值年。轮到哪一家值年,这一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就由这一家摆香火接祖宗。傍晚时分,人们会将所有地方的灯全部打开。还会准备一条鱼、一块生肉、一只鸡和一碗米饭放在托盘上,由当家的端出去,并从家中拿出几刀香纸烧,燃几把香,放一挂鞭炮,磕三个头。有祠堂的家族,祠堂内供有祖先排位,需再次敬香、烧纸、放鞭炮、磕头。请祖完毕,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开始。既然有请祖,就有送祖,“送祖”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也有在正月初七晚上的),人们会拿着供品去逝者的坟前祭奠。

大年那天是人们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但也是最快乐的一天。那天大人们要置办年货,小孩子们则忙着去买玩具和烟花。太阳下山之前,人们会贴春联,听爷爷说:“春联蕴含日子红红火火之意,除此之外,还能渲染节日的喜庆。”贴完春联,人们会买几枝假花和几盏灯送到列祖列宗的坟前,有时还会烧几刀香纸,燃一把香,放一挂鞭炮,以此表示人们对那些已经逝去的先人的尊重。

元宵节那天,人们会用糯米粉、灵芝粉做圆子。将粉和好后,分成一块一块的小团,趁它未干裂,立马将它搓成圆的。可以用香油、葱、酱油、鱼或肉等作料炸着吃,也可以用红糖当佐料炒着吃。吃圆子时,一定要趁热吃,凉了会影响口感。

听老人说,以前的元宵节特别热闹。热闹的原因就是闹花灯。从正月初几就开始“戏灯”,一直到元宵节晚上才燃灯。有一首宋词这样写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昼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寥寥几句,给人多少美的遐思!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元宵节的那种味道造就消失殆尽了。现在家家户户有电视机,电视节目可谓是百花齐放、赏心悦目。手机、电脑把人们带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一部小小的手机,内部的虚拟世界广阔无垠,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要什么有什么;还有浩若繁星的网络游戏,更是吸引着年青一代。我一个小学生都能感受到年味正在一代一代逐渐变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世界上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世界上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故事,世界上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独特魅力。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篇3

我有一个可爱的想家,那里有许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纯洁,农民栽的稻子是最灿烂的。这么美好的故乡也有它的习惯,也有它的习俗。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准备早饭。一般来说春节的早饭和平常一样,不需要很丰盛。对了,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是我们家乡习俗之一。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这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丰富,几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种菜,那便是鱼。因为人们知道“年年有鱼”嘛。每年春节都要有鱼,所以少于也成为家乡春节的一种习俗。无论哪一顿饭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随着鞭炮声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饭。其实纯洁的这一天,全世界都应该在这一天办大喜吧,这应该不算进去的。

晚上,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是最开心而又幸福的时刻,因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饺,而且水饺里面还包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而且听家人说,如果,孩子吃到钱便会学习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钱,就会发财有很多钱;如果老人吃到钱,就会使他们延长年寿。家乡的春节习俗好有趣呀。吃完饭后还要放烟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开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乡春节还有一个习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我也要到了好多钱,真高兴家乡有这么多的春节习俗。

算一算,家乡有哪些习俗:放鞭炮、吃水饺、贴对联、放烟花、烧鱼、给压岁钱。哇、这么多的家乡春节习俗,好爱我的家乡,好喜欢在家乡过春节呀!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篇4

我的故乡坐落在湖南省南部的一个小县城,那里山水相依、美不胜收。每逢春节,我们都会回到爸爸朝思暮想的故乡,与亲人们团聚,我也非常喜欢在老家过春节。

最热闹、最有趣的一天,要数除夕了,看!家家户户都在做迎接新年的准备,妈妈、奶奶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把我和弟弟打扮得有模有样了才放我们出去玩。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杀鸡杀鸭。孩子们有的在外面玩,有的在看大人们宰鸭杀鸡,有的还会帮着大人做事,真热闹呀!

这一天,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超市办年货了。等我醒来后,他们早走了,于是,我叫奶奶给我拿衣服过来,我发现奶奶给我拿的是我最漂亮的新衣服。我连忙说:“奶奶,你为什么拿我最喜欢的衣服中最美丽的毛裙子呀?”奶奶笑着说:“你今天和明天都穿这件。”我装出很珍惜的样子点了点头,其实心里暗暗高兴,终于可以穿它了!等父母回来后,他们买了好多鞭炮、零食、牛奶等东西,还买了夜晚煮年夜饭时要煮的饭菜呢!

到了晚上奶奶爷爷细心做好了年夜饭,远方的亲人们都回来了,香喷喷的饭菜让大家都吃出汗了。晚上吃过年夜饭就开始拜年了,我们能得到压岁钱呢!我最开心的时候是放烟花的时候。我拿着冲天炮,一炮一炮发向天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大人们和我们还要守岁,晚上12点才可以睡觉呢!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天还没亮,我被一阵阵的鞭炮声吵醒了,爷爷奶奶早已经起来准备早餐,我也乖乖地起了床,先跟爷爷奶奶说了声:“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他们脸上顿时笑开了花,每人又给了我一个大红包。

我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神圣、最隆重的,人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说得都是吉利话,到处都热闹非凡。人们互相串门拜年,喝茶聊天,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的。而我们,也会走亲访友、到处拜年,会收到很多红包,可以结交很多好朋友,玩很多好玩的游戏,有很多零食、漂亮的烟花陪伴我们。

春节,是我最期盼的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在春节里,我无比开心、无比幸福、无比轻松、无比自由,我喜欢过春节。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篇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们家乡安庆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九就开始除尘。除尘就是清洁污垢,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扫墙壁上的灰尘、擦窗户……

过春节当然要买年货。超市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巧克力堆成小山,一袋袋饼干摆放的整整齐齐。我们挑选着自己喜爱的东西一包包往购物车里放。不一会儿,购物车就装满了,妈妈拉着我回家,可我还意犹未尽。

到了年三十儿,我和爸爸开始贴对联了。爸爸站在凳子上,把旧对联撕下来。我在底下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递胶,一会儿递剪刀,一会儿又要递对联……不一会儿,我和爸爸都累得满头大汗了。终于,上联、下联、横批都贴好了。顿时,大门焕然一新。

我大声读道:“万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风顺年年好,吉星高照”话音刚落,爸爸就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一本正经地讲道:“对联又叫门对,它对仗工整,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是汉族特有的形式。读对联时应先读上联,就是右侧的,再读下联,就是左侧的,最后读横批。贴对联时也按这样的顺序!应该是这样读: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我不仅学会了贴对联,还学会了对联的读法。

“吃年饭了!”随着奶奶喜悦的语调,我们一家人围坐到了桌边。

“哇塞!今晚的菜好多啊!”有清炒芹菜、红烧鲢鱼、红烧鸡块、圆子汤…… 妈妈给我夹了一块红烧鱼,嫩嫩的、滑滑的,可好吃了!我又尝了一块红烧鸡块,鸡肉酥滑可口。热腾腾的圆子汤香味扑鼻而来,我盛了一碗,汤味非常鲜美,圆子也香滑无比,一碗热乎乎的圆子汤喝了下去,心里立即涌出一股暖流。听奶奶说这些菜还都有寓意呢:芹菜寓意做事勤勤快快,红烧鲢鱼寓意年年有余,红烧鸡块寓意大吉大利,圆子汤寓意团团圆圆……

听奶奶说完,我连忙拿起杯子向爷爷奶奶敬酒:“爷爷奶奶,我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吉大利!”爷爷乐呵呵地说:“好好,也祝你学习进步。”我又开始敬爸爸妈妈:“我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长大一岁了,现在懂事了!”年夜饭,我既吃到了美味的菜肴,更吃出了团圆和快乐!

大年初一是安静的,大人孩子基本都呆在家里。但初二又热闹起来了,家家忙着去拜年。我早早地起了床,爸爸妈妈也拿好礼物,准备去外婆家拜年。我们来到外婆家。门开了,我赶紧说道:“外公,外婆,新年快乐!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外公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感觉好像年轻了许多。外婆更是容光焕发,马上把红包塞进我的口袋,转身就去抓糖果,抓瓜子,忙得团团转。

这一整天,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外公外婆也忙碌了一整天,他们虽然有些疲惫了,但心里一定是快乐的!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我的家乡安庆,春节时,人们即使再忙也必须回家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和弟弟就起了床,一蹦一跳拿起工具去贴春联了。指挥弟弟把春联摊开摆在桌子上,我拿起透明胶小心翼翼地把春联粘住,贴在门上。

“姐姐,姐姐,贴歪了!”弟弟看这我贴的春联笑道,“你这帖的也没谁了!”

我看着歪歪斜斜的春联不禁扶额,一会儿我又重新打起干劲。贴了又撕,撕了又贴,来来回回几十遍也贴不正。弟弟看不下去了,把我从椅子上拉下来,“我来贴吧。”

“好吧,你来贴吧,小心点啊。”

“你以为我像你啊。”弟弟翻了个白眼,开始贴春联。不一会儿,春联就贴好了。

我们俩又去祸害厨房,妈妈正在包饺子,我就和弟弟去帮忙。我拿起一个面皮,把肉馅包在里面,饺子包好了,我就把饺子扔进锅里。妈妈笑嘻嘻地说:“我们包一个幸运饺子好不好?”

“万一硬币卡进喉咙怎么办?”我问。

“姐姐,我们小心点吃不就行了?”弟弟恨铁不成钢地说。

“也是哦。”

说干就干,妈妈把硬币消毒,包在饺子里,然后扔进锅里,“谁吃到饺子,一会儿发红包我就多给他四百块钱,怎么样?”

“好,说话算数。”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说。

“我骗你们吗?”妈妈拍了拍我们俩的头。

吃饭前,我们要烧纸祭祖,许下来年的心愿。磕完头,我和弟弟迫不及待跑到饭桌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饺子。我们可没有忘记妈妈说的话。

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弟弟也不输我,紧跟了上来。

“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喽!”奶奶忙把果汁递到我们面前,生怕我们噎着……

“我吃到喽!”爸爸举起手中的硬币道。我和弟弟马上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

“发红包啦!”妈妈拿着红包走过来。“为了奖励你们俩,今天帮忙做了很多事,每人多给四百块钱。”

我们美滋滋地接下红包,脸上荡漾着笑容。

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的作文篇7

我的家乡是一座小城——老河口,地处鄂西北。我特别喜欢家乡的春节。

每个人都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大家很早就在观察日历,看今年过年是阳历几月几日,尔后大家都盼望那一天的来临。老人们想:过春节在外面打工的儿女们就该回家了,孙子孙女们也要放假了!中年人想:过年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孩子们想:过年就可以有压岁钱了,还能痛痛快快地玩儿几天。

进入腊月,大街小巷笼罩着一片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是中国红,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虽然大人们还在上班,上学的孩子们在紧张地准备着期末考试,但大人们会在闲暇之余购买年货,小孩子们也会抽空买些爆竹,店铺里也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间就过小年了,过小年就像春节的彩排。此时,大人小孩儿更加忙碌了。大人们忙着购买还没有采购好的年货,小孩子们则要把寒假作业写完。商场里的人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新装,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个个都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快乐当中!

在大家的期盼中,除夕夜到了。在外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尽可能地赶回家。我们一家都在外婆家里吃饺子。我和表弟、表妹们吃完饭,就欢喜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花奔下楼去玩儿了。表弟用打火机一点,一束束美丽的五彩弧线在空中划过,这是我们对新年的祝福吧!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我们匆忙上楼,我想此时全国人民大多都坐在电视机前,说说笑笑地迎接新年吧!快12点了,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后传来一阵热闹的爆竹声。

常听外婆说一句俗语:“大人们盼农闲,小孩子望过年。”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又盼望着来年的春节。

1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