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

时间: 小龙 范文大全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是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范文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范文,欢迎查阅!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篇1】

入伍以来,何贤达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夜以继日地学习专业知识,加班加点苦练武器操作技术,较快地成长为一名精通发射、转载、地测、液压等专业操作多面手。他最先接触的是转载专业,经过2年的刻苦训练,被战友称为"一吊准"。1999年国庆阅兵中,何贤达圆满完成了受阅导弹的转载任务,受到上级首长的高度评价。他业余自学地测发控专业,8月,部队赴某地执行训练发射任务,在地测发控号手选拔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几年来,由于他技术扎实、素质全面,先后40余次为军委和总部首长进行实装操作汇报表演。

何贤达认真研究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原理,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他在生产厂家接收装备时,独自完成了多台主战装备的开箱检查,为了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他编写了1万多字的《特装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并在部队得到推广。某次任务中,他根据上级要求,编写了《转载后测试规程》、《地测号手操作注意事项》等操作规程,为某型装备的训练发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何贤达还非常注重钻研装备操作原理,经常向来部队授课的专家、教授请教维修技法。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指示灯状态快速识别"、"模飞数据快判读"等一系列维修方法。3月,在装备验收过程中,他针对某系统存在的芯片读写故障,经过十多天的认真分析,成功排除故障。在他的建议下,部队对同类装备显示装订板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某型装备的可靠性。他先后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十余次,研制出瞄准三脚架夜间照明装置、弹心指示器精确定位装置等4项科研革新成果,并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操作手。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篇2】

迎着晨曦,一个皮肤黝黑的军人正与村民热络地聊天,领着大伙走进田间的蔬菜大棚。当他们走过一户村舍时,坐在门口为绣娘捻线的73岁老阿妈惹伍甲莫跷起大拇指:“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布哈,卡沙沙(谢谢)!”

惹伍甲莫老人眼里的布哈,是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

作为一名大凉山走出的彝族干部,布哈积极响应关于打赢“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的政治号令,一心想为彝族同胞做一点事情。1月,他主动请缨来到四川省昭觉县梭梭拉打村,担任驻村扶贫干部,带领151户607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即迎客之花。对位于大凉山腹地的梭梭拉打村村民来说,布哈的到来,好比一缕春风,吹开了这个落后的彝族村寨脱贫致富路上的朵朵索玛花。

播下希望的种子

长期以来,昭觉县一直戴着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两顶“帽子”。身为梭梭拉打村驻村扶贫干部,布哈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驻村之始,布哈便走遍整个村子,了解情况。一天下午,在走访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喝醉酒的村民。这个村民一看到布哈便嚷嚷起来:“我啥子都没有得到,我不欢迎你们。”

醉酒汉子是村里的贫困户尼惹尔日,他家住房残破不堪,虽然村里已将其列入民俗村统一改造规划,但整修改造还得再等一阵子。尼惹尔日一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感到没有什么希望的他,有一点钱,就拿去买酒喝。

为了能够早一天解决尼惹尔日家的实际困难,布哈就带着尼惹尔日往县政府、乡政府跑。由于布哈的积极协调,尼惹尔日家的住房整修改造得以提前进行。他还为尼惹尔日在砖厂找到一份工作,解了其燃眉之急。对此,尼惹尔日心里既感动又愧疚。

当下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更要考虑长远的问题。从大凉山走出的布哈深知孩子们的成长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梭梭拉打村想要彻底脱贫,教育扶贫才是治根本、管长远的方法。以前,梭梭拉打村只有一个幼教点,40多个孩子挤在两间阴暗简陋的教室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布哈在写给武警四川总队的脱贫帮扶建议中,将援建幼儿园作为头等大事。9月,武警爱民幼儿园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可容纳200多名孩子接受高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村里有两个孩子尤其引起了布哈的注意——尔古阿衣和马子拉。这两个孩子身世相仿,都是单亲家庭。布哈进一步了解到,两个孩子虽已享受学费全免政策,但一个月200元的生活费,对于没有什么收入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回到部队,与战友们交流这两个孩子的情况,有两名战士当即决定资助这两个孩子。

布哈和在彝乡当小学老师的妻子阿呷长期坚持“家庭式”扶持,把尔古阿衣、马子拉这样的特困户孩子和孤儿当作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得到资助,获得亲情关怀。

发展特色产业

曾经的梭梭拉打村很穷,有151户是贫困户。如何因地制宜培养致富带头人,形成村里的特色产业,成了布哈的心头大事。

布哈了解得知,梭梭拉打村的妇女大都会彝族刺绣,如果能形成批量生产,畅通销售渠道,就可以增收不少。

为了找市场,布哈4次拜访昭觉县民间彝绣专家阿合久都和中国彝族服饰收藏家阿吉拉则,请他们帮助培训村里的绣娘。两位专家得知布哈的来意后,很快答应担任梭梭拉打村彝绣项目的技术指导,帮助贫困群众增收。

在布哈的努力下,村里百余名绣娘加入了彝绣队伍,他们手工制作的一条条美丽刺绣得以飞出大凉山。

梭梭拉打村的林地资源非常丰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各类花卉的花期非常长,是养殖蜜蜂的天堂。布哈动员梭梭拉打村大学生俄洛瓦达返乡创业,在村里成立了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技术能手+贫困户”的模式,使梭梭拉打村的养蜂产业发展壮大。

带出一支致富队伍

“本次党建会的议题很重要:一是研究确认在本村退役士兵、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问题;二是讨论大棚蔬菜圣女果、螺丝椒的销路问题。”布哈一到梭梭拉打村,就着手帮建村党支部,他心里很清楚,通过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带出一支脱贫致富队伍,才是长久之计。

为此,布哈提出党建共建思路,让梭梭拉打村党支部与武警昭觉中队党支部携手共建,从而壮大了梭梭拉打村党支部这个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

此前,村主任尼惹尔从荒于工作,喜欢喝酒。布哈主动找到尼惹尔从,劝导他戒酒,担起党员、村主任的责任。布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讲到梭梭拉打村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使尼惹尔从内心受到很大触动。

自那次谈心后不久,尼惹尔从主动找到布哈,表示自己已经戒酒两个月,一定会全力配合武警部队开展扶贫工作,建设幸福美丽的彝家新村。

在这期间,布哈走访了村里20多名党员,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将他们划分为3个党小组开展各项活动。在尼惹尔从的带头支持下,布哈用军队党支部的标准,落实组织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严格党课教育。在布哈的辛勤工作下,梭梭拉打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影响力越来越强,村里的党员集体承诺:“一定会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篇3】

“这里永远迎来危重病人,上一位刚刚好转离开,换来的是病得更重的患者。”长期处在高压环境,身为科室主任的周飞虎努力让这一方天地变得更有温度。

科室走廊两侧的文化墙上,标注科室成员生日的一颗颗“果实”高挂在“生命之树”上,老一辈人民军医黄志强院士书写的“生命相托,永不言弃”,作为“科训”激励着每一个人。

查房过程中,一位病人意识并不清醒,周飞虎还是自然地拉了拉病人的手;见患者脚露在外面,他会上前掖一掖被角;看到病人腿抬得不够高,他马上伸手调整……

“有些特别微小的细节,我们年轻医生过去可能不太注意。但主任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毛智说。

“周主任平时说话和风细雨,但也有发火的时候。”一次,周飞虎向一位年轻医生询问患者病情数据,对方回复得不够精确。尽管电脑系统里已经准确记录了相关数据,但周飞虎还是提出严肃批评。他常常对科室成员说:“ICU是一个不允许出错的地方。”

然而,医学是一门有时会存在遗憾的科学,医生总有自己的无奈。面对许多危重患者,周飞虎嘴上安慰“没事儿”,其实“自己心里也有过忐忑”。他说:“看到患者康复的时候特别欣慰,但有时候经过努力救治患者仍然没有好转时,也会陷入深深自责。”

为了对患者进行及时、科学的救治,近年来,周飞虎团队基于物联网系统,大力推进“智慧ICU”建设。病房中,智能信息采集车随时提取上传病情变化数据,一旦患者指标评分到达风险临界值,系统便会自动生成红线预警,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施救。

眼下,周飞虎正带领团队进一步优化智能预警体系,完善软件系统建设。下一步,他计划将研究成果“移植”到机器人身上,在病情分析、交互问诊、病人服务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采访间隙,周飞虎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咖啡。他是咖啡爱好者,每次抢救完病人后,都会喝上一杯,这是他自我减压的方式之一。咖啡入口虽苦,最终能品出甜来,正是一名重症医生的切身感受。

不久之后,周飞虎将迎来自己从事重症医学的第19个年头。在今年的科室年度总结中,他用这样一句话收尾:“唯有勇敢和爱,才能一往无前。”在重症医学科这个离死神最近的地方,这是他们的行医之道。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篇4】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是全军部队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他们中有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基层政治教导员、聚焦备战打仗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的舰艇政治委员;有一心一意谋打赢的机关参谋人员、实战实训练精兵的合成营营长、保障高效联合作战指挥的专业技术军官;有坚持为战育人、加快国防科技创新的院校专家,有立足本职争当“砺剑尖兵”、坚守国防施工岗位默默奉献的优秀军士长;有敬佑生命奋战救治一线的人民军医,还有扎根雪域高原守护平安的武警忠诚卫士……他们牢记初心使命、担当强军重任,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赤胆忠诚,展现出全军官兵奋斗强军、岗位建功的昂扬风貌。

广大官兵表示,要学习“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事迹和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锻造绝对忠诚品格,抓实备战打仗工作,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以奋斗奋进的姿态扛起使命责任,奋力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篇5】

当兵第三年,何贤达就当了班长,这一当就是十年。

当年何班长带的新兵、如今已是上士的张国胜说,有一回轮到一班楼道卫生值日,战士们清扫厕所时以为够干净了,可是何班长走进来,一眼就看见墙壁瓷砖有水渍,“他没说话,回到宿舍把自己的洗脸毛巾拿上,愣是用它去擦瓷砖!”战士们赶紧乖乖地取来毛巾跟着擦拭。最后班长并没发火,而是语重心长地说他只是想让大家记住,在一班干任何事情,都得用一班的标准!

进了一班,训练要比别人苦,劳动要比别人累,熬夜也比别人多。为什么一班的士兵还那么“死心塌地”地愿意呆在一班,追随他们的班长?这当然跟何贤达的带兵方法有关,跟他的个人魅力有关。

战士小方曾在营部当通信员,因为恋爱问题未处理好,放到一班来“锻炼”。小方成天无精打采。何贤达介入这事,向小方问明情况后,主动和女方联系,劝说对方面对现实,感情这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当断不断,终受其害。女方终于被打动了。小方得知后,感激不已,振作精神投入到工作训练中,再也不拖全班的后腿,内务评比还拿过几回第一。后来复员回乡时,他搂着班长哭成了泪人儿:班长你放心,不论我到了哪里,一定要给咱一班争光,给大哥争气!

这些年为了当个好兵,为了带好一班,何贤达最感到对不住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父母。和妻子恋爱时只通过电话和书信交流,好不容易休假去了她在重庆的家,见面还不到两小时就接到部队急电,连夜赶回。定下婚期,还是因部队需要两次推迟。说起这些,何贤达眼睛含着泪花。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事迹【篇6】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基层政治教导员、聚焦备战打仗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的舰艇政治委员;一心一意谋打赢的机关参谋人员、实战实训练精兵的合成营营长、保障高效联合作战指挥的专业技术军官;坚持为战育人、加快国防科技创新的院校专家,立足本职争当“砺剑尖兵”、坚守国防施工岗位默默奉献的优秀军士长;敬佑生命奋战救治一线的人民军医,扎根雪域高原守护平安的武警忠诚卫士……12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美,在于他们虽然岗位不同,却都做出了不凡的业绩,把全军官兵奋斗强军、岗位建功的昂扬风貌展现给世人,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鲜活。精武强能、勇扛红旗、冲锋在前……95年来,无论是枪林弹雨,还是岁月静好,中国军人始终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创造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在最危、最险、最难的时候,永远有他们逆行而上的身影。中国军人的样子,很多时候就代表着中国精神的名片。精神是一种力量,今年建军节来临之际,很多英雄模范、先进典型接受表彰奖励。无论是评选颁授“八一勋章”,开展军地青年典型走基层分享交流活动,还是召开功勋荣誉表彰大会,发布“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通过树立鲜明的功绩导向来展现强大的正能量,从而激励广大官兵学习榜样、战位立功、岗位建功。“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当每一位军人都努力用鲜血和汗水去诠释新时代军人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我们的强军梦便不再遥远。

中国梦引领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明确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无数个甘当“强军螺丝钉”的优秀个体脱颖而出。他们为强军而奋斗,因打赢而出彩;他们扎根基层,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他们每一个个体的力量虽小,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最美的样子,树立起了一面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军人,理应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尊崇的职业,他们对党、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强军建设有积极担当,保卫祖国有过硬本领……所以,既要强调牺牲奉献,又要注重发挥政策制度的调节作用,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进而汇聚起民族复兴的团结伟力。

3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