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

时间: 新华 范文大全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精选7篇)】,供你选择借鉴。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篇1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它不仅包罗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还捍卫着社会各种行为准则的公平正义,更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责任体系。翻开这本大国“盛典”,红似火的为民初心,黑似铁的公正权威,绿似屏的生态保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勾勒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以红色为底,“典”亮为民初心

民法典共1260条,全文逾10万字,大到权力制度,小到柴米油盐,字字句句间无一不彰显着“以人为本”的初心本色。从出生到老去,民法典为我们的一生保驾护航;从衣食到住行,民法典为我们的生活增色添香;从严惩到宽待,民法典为社会和谐提供法律温度。在网络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被“深度伪造”肖像、声音怎么办?告他侵犯肖像权;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损害怎么破?高空抛物者、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等来负责;“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被人催债怎么办?利息太高法院见……不论是社会热点,还是民生小事,民法典都尽收囊中。在这一千多条的法则中,每一条都是人民热切期盼的;在这十万字的字里行间中,每一字都是人民实际需要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处处立足于“民”字之上。这部大国“盛典”正用红色般的赤子之心,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铺就炙热的为民底色。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这就是人民法典拥有的温度。

以黑色作矩,“典”量公平正义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为一部法典,衡量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法律秩序,保障营商环境有序是它的重中之重。所以,民法典既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又是社会秩序的公平秤。比如,人格权独立成编,并用51个条文对民事主体所享有的生命、身体、隐私和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与其他分散立法模式相比,民法典的编纂形成一种体系效应,更加有效地宣示和保护权利。再比如,针对物业公司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情况,合同编增加了“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缴物业费”的规定等。民法典采用法律强制性规定方式维护交易的实质公平,有利于市场交易环境的优化。作为私法领域最为基本的规范,民法典致力于意思自治的贯彻和实现,但同时确立了保障实质公平正义的相应规则。因此,在民法典这幅画卷中,法律条文如黑色标尺一般,为行为准则架构了更权威的边界,这部以“法”为主线的著作,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则底线,更规范的行为准则。

以绿色点睛,“典”缀生态文明

小区有人乱扔垃圾、排放污染物、违反规定饲养动物,你不胜其烦,怎么办?别担心,民法典有办法。直接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要求对方就此打住,并赔偿损失。这就是民法典的创新之举——开世界先河注入“绿色基因”,将生态文明熔铸其中,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民法典的开篇就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绿色原则”。现实生活中,我们购买物品时需要秉着节约原则,按需购买;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选择公交或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在扔掉垃圾时要学会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在企业生产销售中,也约定了生产者对于报废物品的回收义务,在置弃废物、排放污染物方面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要求等。此外,企业还可能面对环境信用评级、环境违法黑名单等措施。因此,这部人民的法典,还附着着特色鲜明的绿色色彩,在黑红交映的法治画卷中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笔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时代的法治屏障。

民法典,一部绚丽多彩的人民法典。红、黑、绿或许不足以描绘出它绚丽的内核,但足以铺就“人民至上”的法治画卷。党员干部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学习它、读懂它、宣传它,一起描绘新时代的法治中国!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篇2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密切的桥梁和纽带,是党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是党执政的固本之基,抓好以党支部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战斗堡垒意义深远。

现实工作中,有的支部书记及其班子成员,在党不言党、在党不忧党、在党不建党,把党建看作“软指标”,遇到上级提问或群众咨询,对党的理论、党内法规,甚至最起码的“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社情民意”等答非所问,集体“乱语”或“失语”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逐步下降,话语权逐步削弱,不得不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打造“学习型”支部,在争做自觉学习的表率中增强话语权,拒绝“答非所问”。要完善机制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围绕增强政治能力深化理论学习,切实做到学习有主题、有内容、有讨论、有收获。要结合实践学。结合基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实际,采取夜晚院落“闲摆学”、田间地头“谈话学”等方式,实现“一人参与,全体受益”。要丰富载体学。通过制作微党课,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拓宽党员活动阵地,有效实现党建工作由“被动式”向“互动式”的转变。通过“学习型”支部的打造,极力提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避免心中无货的“答非所问”。

打造“发展型”支部,在争做加快发展的表率中增强话语权,拒绝“说外行话”。要以“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聚焦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在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示强劲的红色驱动力。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真正做到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惠民生。要大兴拼搏进取之风,真正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工作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着眼于“三农”工作,形成大抓发展的工作合力、工作动能。通过“发展型”支部的打造,让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对“社情民意”“发展思路”有更深的认识,避免滔滔不绝的“说外行话”。

打造“服务型”支部,在争做服务群众的表率中增强话语权,拒绝“套话大话”。要着力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注重激励奖惩、党内关怀、培训教育等机制的运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着力完善支部阵地建设。以“党建引领、服务群众”为目标,在保障党支部正常办公的前提下,优化支部活动场所功能布局,将其打造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党员群众满意的综合性活动阵地,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更多的荣誉感、归属感。要着力服务载体的丰富创新。实行“办理事项”“办事流程”“办事承诺”三公开,实施特殊群体“事务代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通过“服务型”支部的打造,让广大党员干部心系群众、细心服务,避免不切实际的“套话大话”。

打造“法治型”支部,在争做遵纪守法的表率中增强话语权,拒绝“自言其说”。要探索“党建+法治”基层治理模式。围绕组织建设法治化、党员队伍法治化、办事决策法治化、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目标任务,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要让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通过印制《民法典内容选编》,对群众最关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借款合同如何支付利息、家庭关系、离婚冷静期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切实解决干部群众的“法治恐慌”。通过“法治型”支部的打造,让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意识,避免脱离法律法规的“自言其说”。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篇3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先贤商鞅之警语,在历史的长空中划出了警醒之光,经久不绝……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这篇重要文章,更是在新时代法治之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法典推动、实施、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导航。

笔者认为,民法典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编纂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寄托了几代人的夙愿,其意义极其深远。我们当从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中,品出民法典的“三味”。

品出“人民味”,擦亮以人民为中心的底色。“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民法典就是怎样的。”“物权”“合同”“人格权”等编次无不与人民权益息息相关;“离婚太冲动?30天内可撤回”“借一万还十万?网贷套路不用怕”等生动的条文解读,无不直面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民法典俨然成了“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1260条条文涵盖了民事活动中的大事、小事、琐碎事,织密了人民权利的“防护网”,支起了权利平等的“公平称”。既然民法典有“人民味”,我们就必须让民法典落地城市乡村,走进千家万户,扎根在群众心中。要强化民法典“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行力,大力推广普法教育,用“接地气”的语言阐释民法典,让人民群众读懂民法典、善用民法典。

品出“担当味”,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民法典与各级政府相关,与司法机关相关,更与党政干部及公民个人相关。从政府机关层面上讲,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力手段,是正确决策、优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充分保障,这是国家对人民的担当;从组织层面上讲,民法典是谋事、干事的理论源泉,深入学习、全面遵守、带头维护,这是党政干部对群众的担当;从个人层面上讲,民众心怀敬畏,遵从平等自愿原则,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是公民对社会的担当。“人民的事,都不是小事”,党政干部要把调解邻里纠纷、评判是非对错那些“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在民法典中寻出最正确的“解题方法”,用担当促进社会和谐。

品出“发展味”,夯实问题导向的总基调。蜜蜂之所以酿蜜,是因为采集了百花的精华;江河之所以奔涌,是因为汇聚了无数的溪流。5000多年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的汲取,70多年新中国民事法律的沉淀,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的借鉴,成就了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这段历程,是新中国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发展的过程。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始终坚持发展的眼光,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民事法治建设这一主体工程添砖加瓦,让民法典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篇4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民法典,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和孕育,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伴随着人民大会堂热烈的掌声,民法典的颁布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为社会生活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日常遵循,这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延续、是历史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至上的体现。

盛世法典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平凡的付出和辛酸的汗水。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法典编纂者挑灯夜战翻阅历史的资料,用脚印走遍中国山川大地,记录中国人从出生到终老的点点滴滴。一部民法典,就是一本中国“社会生活发展百科全书”,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映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之路,也伴随着筚路蓝缕奋斗的艰辛。用人民法典之绝唱,奏响人民至上之音。法之利器于德载之,赓续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人民法典”气定山河,“公平之音”响彻神州。

“一枝一叶总关情”——初心使命照乾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翻开历史的画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在顽强拼搏中创新创造,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民法典通过分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102万条建议,一部法律的诞生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些力量来源于人民、精神源自人民。10余万字的民法典,将完善规范市民生活从生至死的基本行为准则,维护市场经济基本规则,为人民生产生活构建和谐氛围,为人民打造公平正义环境。“一枝一叶总关情”,从1954年起,民事、产权、物权等相关法律不断修正完善,每一次修改完善背后都是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初心使命的践行,是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人民情怀”。

“君子以自强不息”——春风化雨润心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奋斗是“民法典”的主旋律,一部法的诞生,见证了中国社会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一部民法典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斗争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建立完善符合实际的配套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遵循,不断为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注入磅礴力量。自强奋斗是“民法典”不断完善进步的法宝,针对实际情况开方子出点子,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没有经验案例就在摸索中前进,在为人民服务中践行“实践,理论,实践”,以人民的名义在实践转换中不断完善法规体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而解决问题,构建公平正义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至上”的春风化雨遍及大地润化人心。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奏响时代主旋律。一代代的共和国的建设者们,在磨难中奋进,从奋斗中崛起,他们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与时俱进把中国精神的内涵诠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引领爱国主义新风尚。“细微之处见真知”,民法典1260个条款,10万余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深刻阐释,小到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大到产权物权归属,人民的生活与之息息相关。致知于行把人民的小事做好,求实苦干把为了群众的好事办好。在日新月异的竞争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革新中,我们不断前进,在一点一滴中积累斗争经验,在一言一行中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让“人民法典”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让“公平之音”响彻云霄,让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乘势而上。

新时代“民法典”必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人民法典”气定山河,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害,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中国人深感安全和幸福。“公平之音”响彻神州,人民至上的中国精神必将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继续团结奋进。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篇5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扎实做好学习宣传工作,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民法典插上组织领导的“翅膀”。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民法典纳入到党委(党组)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业务培训中,作为重点学习任务来抓,制定计划表,列出时间表,同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使领导干部在学习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为党员干部讲法、为职工群众释法,使宣传教育更具权威性;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学习民法典纳入“三会一课”中,运用系统学、专题讲等方式,在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同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向群众宣传、为群众讲解,成为民法典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助力民法典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为民法典插上联系实际的“翅膀”。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要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解放思想大讨论、作风整顿、主题教育等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思维观念,司法部门要组建成立宣讲团,通过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普法主题宣传活动等形式,推进民法典宣传取得成效;各部门单位要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和需求,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因人、因地、因行而宜地开展宣传教育,使职工群众能够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为民法典插上灵活宣传的“翅膀”。民法典是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法律之一。总书记强调:“民法典专业术语很多,要加强解读”,用三个“阐释好”明晰了普及民法典的方向和路径。各级党组织要将民法典宣传与职工群众日常生活相融合,以“五进双为”活动为载体,依托城市党建联盟,采取释法讲座、案例分析、文艺活动、录制动漫和视频、定制挂图等方式,送法进基层、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将法律知识专业性转化为群众性,使宣传更加贴近群众,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篇6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通过民法典能深深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民法典中看立法为民。立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史记·商君列传》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在封建王朝统治的两千多年里,这一直是句空话,并且这句话本身就表示出在立法层面上有“王子”和“庶民”两个完全不平等的对象,这就是在立法层面上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极大侵害。故这句话的用途只能是掩饰封建统治者自身特权,以及安抚不断被剥削的人民群众,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们的“法律遮羞布”。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则不一样,它在基本规定第四条中提到: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就能看出,它对于法人、非法人组织、自然人等民事主体,一视同仁地给予保护,同等保护,平等保护。

从民法典中看司法为民。群众在司法方面最怕什么?最怕法律规定不清不楚,导致司法裁定浮动巨大。有可能滋生出面对有钱、有地位的人“唯唯诺诺”,面对普通百姓却“重拳出击”的恶性案例。所以,一部法律规定得越细致,思考得越全面,对普通群众就越有利。从民法典宣传图册中“小明的一生”就不难看出,这部法律为了群众真的是“操碎了心”,从出生到成长再到离去,从偶然事件到必然事件,对群众的保护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这部法律就好比群众的一道“长效护身符”,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无时无刻地庇护着我们。

从民法典中看执法为民。执法,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类,尤其是群众之间发生小型冲突。在法律不是特别完善的时期,很多群众之间的细微冲突都是通过执法人员的协调来解决。其中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碰瓷。碰瓷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催生了行车记录仪这个产业,可见影响有多大。碰瓷的现象也反映出,现代社会确实存在少数“老赖”,他们以“耍赖皮”为生存的资本,或利用人们的善心,或利用法律盲区来讹诈人们。而民法典中有许多“除赖”的法律法规,比如对于确定为霸座的人就可以直接拒载。这些针对性的法律规定,让执法人员在处理这些“无赖”时有法可依、依法处置。

笔者不是法律专业,对法律的解读或许不是特别深刻,但就从我这样一个“小白”的角度也能看出民法典满满的干货,足以说明其“人民至上”的理念是多么深刻。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征文篇7

20_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也将全面进入民法典时代。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上好“三堂必修课”,做知法、懂法、护法的坚定践行者和忠诚捍卫者,不负人民群众的更多“期待”。

第一堂课:提高认识。法律,国之重器;法典,则是重中之重。历时5年多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字数超过了十万,包括七编、1260条、80余章,其体量远远超过我国其他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承载着几代人的期盼,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才能将其称为法典。人生中的每一步,出生、教育、成长、事业、婚姻,几乎都浓缩在民法典里,人生中的每一个民事行为,消费、签订合同、物权登记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基层领导干部更要深刻领悟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民法典、学习民法典,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民事问题,才能从这本“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中找到解决办法。

第二堂课:学懂弄通。懂是学的结果,更是学的收获。民法典是我国的重要性法律,更是全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党员群众的民事行动指南。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之后,宣传贯彻执行好民法典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宣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首先要学懂弄通民法典,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学原文、悟原理,从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结构、内容等多个维度加以学习研读,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党委、政府应把民法典作为向党员领导干部推荐的必读书目,党校、行政学院应将民法典纳入主体班次的重要学习内容。

第三堂课:躬身践行。无用之学是清流,无用之言是空谈,学而不用等于不学。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的权威在于执行。民法典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必将是“大国重器”而不可替代。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运用,坚定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做法治上的明白人,做依法办事的“实干派”。领导干部要用好民法典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来保护人民、造福人民,确保民法典在维护群众权益、调解矛盾纠纷的权威地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