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个人致辞
写心得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起来,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中秋个人致辞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中秋个人致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个人致辞篇1
今日是中秋节,也是我的生日,所以今日我特别兴奋,特别开心。刚上晚自修就收到一份礼物,心中的兴奋都不知如何用文字来表达,连日记都不知该写什么资料。
虽然今日是我的生日,我应当开心。但我想我不能只顾自己,俗话说:儿生日,母难日。意思就是儿女生日的那天,也是母亲辛苦的那天。16年前的今日我呱呱落地,同时也是母亲最辛苦的那天。记得有一回,电视说:儿女的生日不该太铺张地庆祝,而应当在那天更加尊敬母亲,为母亲分担家务,这句话我同意后半部分,也尽量会做到。回想起一前,每当我生日,总是向母亲要求这要求那,而母亲对我却无所要求。我想我应当好好地想想,我要告诉自己:我已长大,已16岁了,我应当学会尊重母亲,孝顺母亲。
写到这,我停下了笔。仰望天空中的圆月,俗话说: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今晚明月是圆了,可人却没有团圆,为什么你看,我们班内宿的同学都不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他们为了学业离开了家,连中秋节都不能见家人一面。期望明月把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带回家中,让他们的家人明白他们的儿女在思念他们。期望明月也把我的思念带给我的叔叔和姑姑,让他们明白我在想念着他们。期望他们能和我一起过生日,期望有一天我的一家能完完整整的坐在一起过中秋,一起庆祝我的生日。
中秋个人致辞篇2
皓月高悬,光皎如水,思念丛生,期盼团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一直有特别的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众多。《周礼·春官》就载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举行祭月仪式,后来中秋拜月、赏月的风俗便源于此,一直以来从未中断,至今而且将来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团圆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中秋是久别重逢的美满,也是团圆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秋节里,团圆、和谐、平安、美满、恬静、憧憬……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祥的意味。远方的亲人加快行程往家里赶,共同欢度团圆在节日的甜蜜之中。“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的美好景象,暖心又温馨。
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品尝月饼的同时,仰望天空赏月。赏月,观赏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团聚的心情。而品尝月饼,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团圆的亲情。中秋月圆之夜,团圆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对于实在无法回家的游子,也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心在他乡思故乡,或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中秋文化“团圆”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凝聚人心,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因此,中秋更该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演进,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节日风俗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由此,以中秋节为契机,画好民族“同心圆”,就是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中秋个人致辞篇3
今天是中秋节,是中秋国庆八天长假的第一天。真是奇怪,上学的每天早晨我都起不来床,可是一放假,早上六点一过我就醒了。姥姥说我上学时喊半天都不起,怎么不上学了起得这么早。
下午,我们一家去四海公园游玩,我们带了风筝、小单车。到了公园门口,我骑着我的小单车,一溜烟地进了公园。四海公园里绿草成茵,游人如织,湖面上小船推开波浪,树林里传来阵阵歌声。我来到最喜欢的小卖部,里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爸爸给我买了愤怒的小鸟气球和泡泡机。
草地上,妈妈正准备放风筝时,却发现带来的风筝没有骨架,飞不起来。这可怎么办,我是非常非常想放风筝啊。这时,姥爷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把小鸟气球系在风筝的线轱辘上,气球就好像风筝一样。我高兴的接过线轱辘,把小鸟放飞,气球风筝越放越高,直飞蓝天。我的小鸟飞呀飞,突然它旁边也出现了一只小鸟气球,是谁也在放气球风筝呢?我正奇怪,却发现它越飞越远,慢慢变得越来越小,后来就看不见了。原来是一个小朋友没拽住他的小鸟气球,气球飞跑了。放了会儿气球风筝,我把线轱辘交给妈妈,拿出泡泡开始吹泡泡。泡泡一串一串的在空中飞舞,五颜六色,真好看。好多小朋友都被我的泡泡吸引过来,追着泡泡跑,真开心!
离开四海公园,我们一家就去吃中秋团圆晚饭。吃完饭出来后,我发现一轮明月已经冉冉升起。回到家姥爷架起了天文望远镜,对准了地球的亲密伴侣——月球,月球上的环形山、漂亮的月海尽收眼底。我突然想到学校让我们在长假里制作一件科技作品,我可以制作一个月球模型啊!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夸我很有创意。于是,我决定,制作月球模型,这就是我这个长假的任务。
中秋个人致辞篇4
阵阵寒风带去秋天的落叶,片片雪花送来冬天的味道。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20__年__月__日晚19时,由我班委和我班团委组织,举行了以《我的团日我做主》为主的中秋班会。由我班班主任和我班全体同学出席本次晚会。整场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我班班主任的深情的歌曲《塞北的雪》、极富趣味的舞蹈表演“华尔兹”等节目让大家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加深了对团的精神的理解。在表演完节目我班还播放了关于团方面的电影《建国大业》,同学们观看认真,聚精会神。
此次团日活动活跃了基层团组织,提升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的团日我做主”主题是我院团委所举行系列活动。借助我系学生的一些业余时间,寓教于乐,在欢声笑语中,通过极富趣味性的活动圆满的完成了意义非凡的主题团日活动。
“我的团日我做主”系列团日共建活动以独特的创意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普及了团知识,提高了同学们的团员意识,唤醒了同学的集体责任感,加强了团组织建设,同时为班级建设打下基础。
总体来说这次班会是很成功的,每位同学都玩的很开心,虽有不足之处,但是相信在下一次,同学们一定能将班会设计的更好,组织的更加完善,表演的更加精彩!
中秋个人致辞篇5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相传已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因为月饼象征着欢乐、美满、和谐。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经过我上网调查,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七仙女(化名小七)回填宫时给有着正义董永留了一个儿子。之后有一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那孩子看到同村的小伙伴们在村头桂花树下玩耍,也想过去凑凑热闹,哪明白不但没人理他,还骂他是个没妈、没教养的&39;野孩子。他委屈极了,便号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天神吴刚,吴刚便悄悄拿出登云鞋,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妈的时候,就穿鞋圆月下吧。”
董永的儿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云鞋,飞到了天宫,七仙女见了自我的儿子,又悲又喜,便亲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馅儿,按圆月的样貌,做成香甜的仙饼,给儿子吃。玉皇大帝明白此事后十分生气,命令麒麟把董永的儿子?回人间。
之后,董永的儿子当了官,就叫各州各县的人们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都来仿做他在天宫时吃的仙饼,摆在月亮下,表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这种饼子就像月亮一样,所以后人便称做中秋饼。
直到今日,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的晚上,当一轮圆月挂在蔚蓝的夜空,人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中总会憧憬。
中秋个人致辞篇6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十分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所以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那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向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齐,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此刻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必须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此刻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欢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中秋个人致辞篇7
夜,静悄悄的,一阵凉爽的风拂过,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好似母亲的手。我站在窗前,看着那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就在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正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团圆的喜悦中吃着月饼,在月饼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但似乎有点孤单。
这几天网络上关于中秋的文字如同潮水般涌来,一时塞满了我的心,但心中仍有些空荡荡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姐姐没回来吧!
家里早就买好了月饼,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小白兔、牡丹花、小狗狗……。而且,馅饼的馅也是各式各样的:红糖馅、芝麻馅、葡萄干混合花生米馅、桂花馅……也有各式的软硬月饼。有的香软可口;有的干脆有味;有的嚼劲有味……。可谓是应有尽有,但我还是没兴趣。
我以为会和平时一样地吃月饼。可意想不到的是,姐姐突然拿着一盒月
饼回家了!我又惊又喜,失落和孤单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惊喜,是快乐。
现在,抬头看看月亮,似乎更圆,更皎洁了。全家人在桌子上坐着,谈着笑。姐姐逗我玩:“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才更明亮。哈哈!”我乐呼呼地回答:“看着月亮吃月饼,会分心的!”大家高兴地笑了起来。幸福在我心中燃烧起来,暖暖的。
看着窗外的月,似乎没这么孤单了。光又把温柔、包括静洒入江面,撒向人间,那月亮,那摸轻那摸纯,清纯的足以融化心中所有的不暗和烦躁。啊!多么美的圆月,多么清纯的圆月,多么可爱的圆月呀!中秋,真美!
中秋个人致辞篇8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传承民族文化,幼儿园开展迎中秋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老师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让小朋友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同年组的小朋友们一起过节,小伙伴们一起欣赏视频《嫦娥奔月》的故事,一起动手制作《荷花灯》,亲子手工制作《月饼盒变!变!变!》在做月饼时,孩子们想象力真是非常的丰富,小朋友们在欢快的节奏中用彩泥制作月饼,在他们的世界里月饼可以是心形、圆形、太阳公公形以及各种卡通人物形。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品味中秋文化的内涵,了解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传统民俗,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无线想象力,让小朋友们享受到了集体迎中秋的.节日氛围,旨在让孩子们幼小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让__的传统文化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中秋个人致辞篇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没错,农历八月十五到了,中秋节也到了!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准备去看月亮。太阳马上要下山了,于是染红了云朵。在我们观赏火烧云的同时,月亮也不知不觉地升上了天空,等火烧云散开后,我才发觉月亮已经照亮了夜晚,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纱。
我抬头望着月亮,思念着我的故乡——奉节,奉节有个称号叫“诗城”,因为有很多诗人来这里写过诗,至少有一千篇,就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故乡的瞿塘峡,钱塘江发生了大潮,不知瞿塘峡有没有潮水。
我又看着月亮,似乎看到了玉兔和嫦娥,这又使我想到了李白的《古朗月行》:“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突然,街旁的日光灯猛地亮了起来,打破了我的幻想。
该吃月饼了,吃月饼是中秋的习俗之一。相传在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为传递消息而不被元军发现,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中,再传到各地起义军中。最后,在八月十五起义军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夜深了,于是我拿起我的天文望远镜去望月亮。我用望远镜对准月亮,却只能看见一片漆黑,我又调整了一下方位,还是没能看见……突然,我看见了又亮又圆的月亮,可不小心将方位调了一下,眼前又是一片漆黑,我坚绝还要对准月亮,可只能看见比较亮的月光了,过了几分钟,我又看见了月亮,我仔细地打量着月亮,发现上面有一些小黑点,那黑点估计就是月坑吧。月亮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奇怪了,我没动望远镜啊,我又抬头望着天空,原来是调皮的云朵遮住了月亮啊!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光洒到窗边,现在已经要睡觉了,我轻轻地走出阳台,怕把月亮打扰。
中秋个人致辞篇10
傍晚,天阴沉沉的,难道丙申年的中秋又是无月之夜记得去年中秋的"超级红月"刚刚露脸,便又藏到密密的云层之后,不见了踪影。但愿今年中秋的浮云不再遮月。
八点过后,中天的云层渐渐散去,一轮圆月破云而出,虽然有些黯淡,但毕竟有了圆月,心头不禁为之一振。
小时候的月圆之夜,总喜欢仰望着浩瀚的星空,凝视着皎洁的明月,听着外婆讲着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想象月亮上的影影绰绰就是清冷的广寒月宫和吴刚怎样也砍不倒的桂树,总想在那些斑驳的阴影中找到嫦娥与吴刚的身影,而大人的指点又总与自我的想象对不上号,因而时常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感觉。
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时代,中秋节时能吃到一块月饼都是一种奢侈,但并不能说缺少欢乐,毋宁说那个时代的节日由于会改善伙食,更为让人期待。在中午的饱餐之后,午时的课余时间大家都忙着寻找劈材和枯叶,晚上东西两个操场就会燃起一堆堆篝火,篝火的四周围坐着的都是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大家笑着、喊着、唱着,尽情享受着中秋之夜的喜悦。而我始终觉得熊熊的篝火与满月的夜晚有些格格不入,火焰的红光破坏了月光的清冽,所以晚会结束后,总是喜欢独自徜徉在喧闹之后归于沉寂的学校,把自我融进浓浓的青光之中,想像着古人"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的意境。
毕业后走上社会,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压力使我们无暇抬头看天,无数个完美的月圆之夜在疏忽中悄悄溜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我对月亮的独钟之情,慢慢有了复苏。只要是朗月,不管是如钩还是如盘,总想用镜头把它记录下来,以寄托自我心中的某种情愫。风景分为现实中的风景和内心中的风景,虽然记录下来的风景与心中的风景差距不小,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去尝试。
月亮的亏盈,使人想起亲人的聚散,所以苏东坡有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感伤,而朗朗的圆月又让亲人们感到"天涯共此时"的慰安,于是便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完美期盼。
月光不会热烈,它总是清冷的,但这种清冷并不令人厌恶,反而会让人感到某种愉悦。尤其是满月,只要天气晴朗,它总会把银辉洒满大地。皎洁的银盘有时飞在云端,有时爬上柳梢,有时悬在楼顶,有时挂在街角。
站前的明月让人顿生羁旅之情,古迹的月华使人望远怀古,我曾凝望着龙门的夜月,想象着北魏和隋唐的工匠在这伊水两岸,沐浴着如水的月华,洗去一天劳作的疲惫。我豁然醒悟,当年的月光,也是来自眼前的明月,原先我与古人共享一轮圆月。
月亮一路走来,把古人创造的艺术瑰宝带给我们,而把工匠永远留在了遥远的过去。若干年后,在此欣赏美景的我也会消失,消失得片痕不留,一如从未到过这个世界。原先,在自然面前,人是那么渺小!
我居住的这个大院,位于古都西郊。那里的明月也独具风情,南山悠然亭上的一轮冷月昭示着"山间晴雨才经过,世事纷纭已笑谈"的哲理,牡丹小区的如洗银辉象征着大院生活的宁静,无名湖中的沉璧静影,把夜色装扮得分外娇娆,而高悬于司母戊微缩方鼎之上的朗朗皓月,又给人一种过分清冷之感,让人思考着这个大院未卜的将来……
月是故乡的明。在我心中最美最亮的月亮还是家乡的明月。它清朗如水,圆润如盘,把家乡的夜装扮得迷幻而富有诗意。自家小院中的月更是在无数寂静的夜晚悄悄爬上我的心头。那是苏北小城的一个独门小院,母亲生命中的最终十几年在那里度过,如水的月华透过丝瓜的藤蔓洒满院落,泻在母亲生前植种的盆栽之上,也许在这月朗的中秋之夜,母亲也在凝望着瑶台明镜,与她的儿子一样,寄托着心中的思念……
中秋个人致辞篇11
经过队列的训练,我们有幸被选入军体拳方阵,亲身体验学习军体拳的一招一式: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内拨下勾,交错侧踹,外格横勾等十六招。
本来以为只要学会了动作,打出气势来就行了,结果自己太天真了:每一个步型(马步、弓步、虚步等)都必须一丝不苟,扎马步时膝盖上要能站人;每一次拳法变换都必须与同学标齐;招式要整齐划一,出拳要虎虎生威,踢腿要迅速有力,精神要斗志昂扬,眼神要凌厉有神,要喊得响亮。一招一式间仿佛看回到了古代军人南征北战的时代:大漠黄沙,金戈铁马,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
顿时觉得豪气冲天,对我们而言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九月的阳光温润我们十九岁的雨季,举手投足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闪身躲腾挪注定一份力量的凝聚。
中秋个人致辞篇12
太棒了!今年我要在学校过中秋节了。好期待快点到下午,因为今天不但是晚会,还是戚馨的生日呢!
带点什么呢?思考了半天,终于有点头绪了——我就带点水果吧!
“赵婉莹”不只是谁在喊我,哇,原来是史佳宁,他们小组要表演小品,所以她来找王成龙,她还要我带路,虽然自己有一点嫉妒,但还得帮!我们到了王成龙家后,赵文清等等连白志文都在。我那虽然嫉妒他们,但我也要先看看他们的节目如何?哎,听了半天了,他们一会这个人演,一会那个人演。我看得迷迷糊糊,这比老师的天书还要难听!算了吧,她们也没心思演,所以我们就一起去了学校,到了那儿困难又来了,没有“通行证”,想进校,没门儿!我们也只好在外面盼着早点进校,盼啊盼,盼得花都谢了,门岗才开门!
你知道现在最痛苦的是什么吗?那就是等,我等啊等,终于迎来了第三节课。
在我们开始之前,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看幻灯片,一起欣赏有关中秋的一些神话故事,还一起读了一些古诗。杨东林还为我们全班同学演唱,马一卜还给我们吹笛子、变魔术,她把魔术的秘密都告诉了我们。王成龙和曾钰文还为我们表演了小品,但是太吵我没有听清楚。但我们也一起在吃吃喝喝的,自己很开心,老师还说我们都吃成小肥猪呢!白子涵也为我们照相留念。还有一位我要介绍那就是周易莹,我们在玩的时候,她还帮无私地我们清理垃圾,谢谢你!周易莹!
这次的中秋节太有趣了,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我会记住这一天的!也祝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个人致辞篇13
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欢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以往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貌,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中秋个人致辞篇14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有关中秋的意义和传统礼节,9月25日,高安市城南幼儿园在各班教室开展了“喜迎中秋佳节,感受浓浓情意”的中秋主题教育活动。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活动前,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通过故事、图片、画册、古诗等直观教具,让幼儿初步获得相关知识。活动中,小中大班分别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班内主题活动,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儿歌、丰富的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典故,知道了中秋节的许多逸闻趣事。随后,小班孩子通过用橡皮泥团、捏、压等方式做月饼来感受节日气氛,小班的小朋友们第一次在幼儿园过中秋,玩得非常开心!中、大班的孩子通过画、剪、贴等形式做贺卡庆中秋,小朋友们都积极参与其中,让中秋主题活动充满了绚丽的色彩。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感受到了团圆、分享的乐趣,同时也使孩子们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秋个人致辞篇15
舌尖上的中秋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月饼种类的特色,因地而异。苏式月饼多是酥皮,油多糖重,松脆香酥。广式月饼重糖轻油,皮薄馅美,不易破碎。京式月饼素油素馅,且多为硬皮。而潮式月饼以糖冬瓜为馅,食之松脆滋润。除了月饼之外,秋天也是盛产螃蟹的季节,大闸蟹特别肥美,还有菱角也十分香甜呢,而水果,则有柿子和石榴。小朋们友都来尝一尝吧。
舌尖上的中秋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到,每到这个节日都能在餐桌上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我们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还有一道甜点是桂花糖芋苗,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又叫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还有石榴啊,螃蟹,柿饼等等,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