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
写心得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和经验。什么才算好的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篇1
人生总有许多的第一次,而初为人师,对于师范生的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如何将我们所学的教育理论很好地运用到真正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答案。还记得初到实习学校时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慌乱与紧张。起初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学过程不流畅、自然,教态不合宜,无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和掌握好我所要教授的内容。究其根本就是备课不够充分,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地了解与分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讲课的考验,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在一开始的选择授课内容上就历尽周折,而在确定好教学内容后就开始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将这些教学环节串起来以完成PPT的制作。因为第一次经历公开课,缺乏教学经验及能力,在每一步的教学设计中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我第一次把制作好的PPT拿给指导老师看时,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及内容上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一开始我直接呈现了教学目标,老师建议加一个自由讨论环节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巩固了前面所学内容,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也不够准确。在结尾升华主题的部分可以放一个相关内容的视频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为紧张,前一天晚上在教室把教学流程熟悉了很多遍,确保PPT中的内容都能顺利播放。等到上公开课的时候一开始也是很紧张,但是当进入到教学状态中后就会流畅很多,紧张感也有所缓解。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以及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堂课下来还算完整流程,课后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这节公开课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公开课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经历的,并且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其快速成长起来,虽然在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麻烦,在等待的过程中会很煎熬和痛苦。但是在经历过后会受益匪浅。而在这之后我也会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逐渐掌握了一些经验与技巧。会多去听指导老师讲课,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听老师上课的语言,看学生听课的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在课下老师会与我及时交流,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之后,我认真学习如何备课、备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落实考纲考点的要求相结合。这些在第二次公开课上都有所体现,第二次公开课教学过程流畅完整,教态也改进很多,做到了自然大方。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在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各方面的显著提高。
回顾整个实习过程,我挥洒了汗水,也收获了甘果。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但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我仍需积累更多经验来进一步完善自己。身为师范生的我会更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断奋斗。
如果没有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或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只有走过最灰暗无光的日子,生活才会慢慢地好转,世界才会更加温暖地靠近自己。
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篇2
今天是三下乡第四天了,今天和前几天没有太大的差别。让我感到比较开心的是今天轮到后勤组的采购组也就是我和其他的三个小伙伴出去采购食材了。我们吃完早餐后,再休息一下,然后去大中小班巡了巡班,跟拍一下,差不多八点半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出发了。我们沿着乡间的小路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钟,一路上我们偶尔闲聊几句,碰到路上熟悉的景象往往会触景生情,生出想回家的念头。终于,我们来到了集市,集市里充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到处都是禽肉和蔬菜。我们梳理好买菜的思路,确定好要买的菜,沿着摊位一家家地问。买蔬菜的时候,那个阿姨挺好人的,她帮我们把玉米剥成玉米粒,还帮我们把萝卜削皮,为表达感谢,我们也在那里买了好多的蔬菜。
之后,由于购买的东西太多,提着菜继续去别的地方购买不方便,所以我留下来看守已购买的菜,另外三个小伙伴儿去购买剩余的菜。我无聊地拿起了手机,百无聊赖的玩着贪吃蛇的游戏。有许多人从我身边经过,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终于把他们盼回来了。之后我们提着所有的食材坐车回到了学校。
把菜放好,我们开始煮饭,洗菜。大家齐心协力地一起摘菜,场景好不热闹。到了切猪肉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不小心被别人骗了,搭了好多肥肉。后来我体会到以后买菜的时候一定要看准,不可以过多的信任他人,不然吃亏的是你自己。趁还有一点时间,我也给自己买了两个小番茄,当是明天的饭后水果。
午饭都,我趁着空闲的时间还采访了几个班主任——宣传组的任务之一。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感觉也挺好的。来三下乡已经是第四天了,每天最忙碌的莫过于是班主任了。每每看到班主任憔悴的面容,就忍不住在心里为他们的辛苦劳作而疼惜也为他们的坚强而敬佩。
从三下乡开始,大家都知道二年级与五年级是最难管教的班级。有时在上课时,他们会忽视你的存在,不听你上课,三两个聚在一起在座位上玩耍,大声喧哗。尤其是二年级,每每二年级的班主任下完课回来,都是一脸倦容。
我可以想象这些班主任的辛苦与心累。每天面对这帮叛逆的小孩,为了管理纪律,大声喊叫直到喉咙沙哑,吃药也没有效果,因为嗓子始终得不到休息。但是我听不到他们无奈的语气,听到的反而是夸奖他们班的孩子。这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站在一旁陪伴。他们拼尽全力,力把班级管理好。所有的努力都是会有回报的。临近三下乡结束,晚上队员开会的时候,我们听到的都是班主任得意地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话语,看到的是他们脸上满足的微笑。
带着爱心和热情,乐观向上,相信自己能够和学生沟通好,亦师亦友。相信,班主任收获的更多。
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篇3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冒着炎炎烈日,青科大筑巢计划实践团的五位队员于8月14日,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美丽的愿望,再次踏上征程。
活动的目的地是位于青岛市四流南路的福来敬老院。福来敬老院是青科大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一个常驻服务基地,环境学院青协经常组织本院学生来此进行义务服务,与老人聊天交流,老人们也经常和学生讲一些他们的人生哲理,对学生的人生大有裨益。当五位队员们来到敬老院时,在敬老院中的管理人员和老人们对队员们表示了极大了,拿出风扇和冰水,让队员们感受到了青岛高温中的一丝凉爽;亲切地与队员交谈,询问队员们近来的身体学习状况。今天来到福来敬老院的主要目的是与敬老院的负责人员戴院长进行筑巢计划的交流讨论,由队长向戴院长说明筑巢计划的主要实践项目,商讨了活动时间,戴院长也对本次活动提供了一些建议,使此次活动日臻完善。在队员们与老人交流期间,忽然发现大队长贾博宁失踪了,给他打电话之后才知道他正与一位101岁的老奶奶聊得火热。这位老奶奶虽然已过了期颐之年,但身体还是十分硬朗,说话思路还很清晰,不时与队员们交流生活中的一些经验,讲人生中的一些趣事,老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饱满的精神令所有队员十分感动。到了离开了时间,所有队员与老人们依依惜别,老人们拉着队员们的手说:“下次还要来呀。”队员们对着老人们不住地点头,心里默默祝愿着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们永远身体健康。
感谢这些老人,让队员们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感谢这些队员,使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人士的关心;感谢本次三下乡活动,给了所有人这样一个契机,一个奉献爱心,接收爱心,感动于社会,让爱永驻于心间的契机。这是起点,不是终点,这是爱的延续,是心灵的触碰。
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篇4
为引导我院大学生深入学习,了解农村文化建设内涵,密切联系党群关系,我院于7月15日展开了为期3天的“送医,送药,送健康”社会实践活动。这支队伍由我院刘培幸书记和院团委蒲翔副书记带领,共有7名老专家和19名由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党员代表。同时,该队伍也是全国百支医疗队之一。
这次三下乡的行程共有3站,毕节学院,兴仁乡化屋村和太来乡芭蕉村。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前往贵阳市关井社区看望了3位孤寡老人,并进行了义诊。
7月15日,参观毕节学院和毕节实验区二十年成果展,我们了解到毕节试验区在二十年中紧密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还我们参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验村,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月16日,我们来到了兴仁乡化屋村,当地领导给我们介绍了该村的情况,得知化屋村曾经很贫困时,我惊呆了。如今的化屋村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房子修好了,粮食也有了保证,就是医疗条件不是很好。在下午的义诊过程中,很多的村民都来向专家咨询。领取药品时,村民们都会朴实地对我们说谢谢,有的甚至还拿出折得皱皱的零钱给我们,得知我们是免费看病发药后,村民们更是激动万分。
7月17日,我们到达太来乡芭蕉村进行义诊。这个村子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给小朋友们发药嘱咐药量时,他们就睁着大眼睛看着你,仔细地听你说话。有的还问我们,能不能送一支笔给她们。因为每种药有限,有的村民没有领到药,但是我们也还是尽可能的把一些常用药分发给村民。村民们很是感动。
三下乡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篇5
我们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教学:讲解英语音标,纠正他们以往错误的英语发音,使其规范化;语法方面,从单词,词组到句型,层层深入;口语辅导,从语音语调开始着手,鼓励他们即兴英语对话;并通过讲述英文故事、领唱英文歌曲等有趣的方式向他们传授知识。同时我和其他队员们还进行课程创新,将枯燥的学习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授,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授课过程中,我试图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学生在课堂上由畏惧到自信,从厌恶英语到喜爱英语。课外,我跟学生一起玩耍,我们无话不谈。当问及他们的理
想时,村里的孩子和外边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当医生救死扶伤,当警-察见义勇为,当科学家、教师、运动员奉献社会、建设家乡他们不仅让我重新体会到了孩子的纯洁真诚,也让我在放松之时鼓舞了自己敬业的士气
当我一个人静静地想着最近几天的支教生活时,总感到由衷的欣慰:虽然有时候感觉很累,但一想到自己是以园丁的身份在用自己的智慧浇灌祖国的花朵,是在给孩子们展现一个新奇而精彩的世界的时候,就会打心里感到快乐。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之情充溢了自己的心!在朴实的乡村,有这样一群纯朴的乡亲和孩子们,还有这样一群热情洋溢的研究生。
一周的时光虽很短暂,但我收获很多。我们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这短短的几天将成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忆。我要感谢那些可爱的村民,是他们给了我成长的经历;还要感谢陪我们一起下乡的张老师,谢谢您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后记:回到学校后,这几天常收到孩子们的QQ信息,说非常想念我们,要我们一定再去,家长反应孩子们明显比以前学得有劲了,我想这些家长也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了,只要坚持下去,农村的教育质量一定会得以完善。这些变化都是我们所期待的,希望能够有持久的效果!真诚地希望村里的孩子们都会成为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成为国家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