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
写心得是记录灵感、梳理框架的重要方法,可以将平时阅读、交流、实践中的想法、感悟及时记录下来,避免灵感的流失。优秀的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篇1
当孩子偶尔有一天早早起床,跟你一起锻炼身体的时候;当孩子第一次把心爱的食品留给你,与你分享的时候;当孩子学着收拾屋子,把东西摆得井然有序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是高兴、赞扬,还是漠然置之?家长、老师,你们是否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表扬?只是取得光彩夺目、显而易见的成绩的时候吗?
我想告诉你,孩子那些萌芽状态的优点,最需要你去扶持、去肯定、去赞美!萌芽状态的优点,往往引不起人们注意,甚至连孩子们自己也只是无意识的。这些优点可以生长、发育,可以开花结果。但这些优点也像小苗儿一样,很难经得住风吹雨打,如果得不到阳光和雨露,就很可能枯萎。细心的老师,请留心你周围的孩子们吧,孩子们的心灵是最单纯、也是最执著的。不是吗?小超小朋友经常迟到,有时还旷课,那天下着雨她到园了,我表扬了她,她眼里闪着光,仰起的小脸笑成了花。
就是这种力量,使她不再迟到了。浩明的脸总是脏乎乎的,有一天浩明的脸洗得特别干净,我表扬了他,他居然养成了每天洗脸的好习惯。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当孩子取得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请不要吝啬,真诚的赞美他们吧!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
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篇2
孩子们都是天真可爱的,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看到这些孩子的优点,即便有些孩子可能很调皮不听话,但是那也是因为孩子太小,家长们对于教育这方面还不是很重视,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些教师来对孩子们进行教导。我是亲眼目睹了这些孩子的成长的,看着他们从小班一步步的升到了大班,这些孩子在这几年里有许多的改变,这让作为他们教师的我感到很欣慰。
在最初时,很多孩子一进到幼儿园里面就开始哭闹,因为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而且周围全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对于他们的这种哭闹,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及时处理,要及时安慰他们,这样能拉近与这些刚入幼儿园孩子们的关系,也能让他们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这些孩子已经是大班的了,他们也很少出现一进幼儿园就哭闹的情况了,从之前的呆萌无助再到现在能做到基本的生活自理,而且每天看到我还会亲切的叫一声老师。
对于这些孩子们的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我们成人是没法比较的,有时候我们这些老师觉得很简单的知识,可对于这些孩子就是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欢乐的教学模式。要让这些孩子爱听你说话,我们可以通过讲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解答,谁能答出就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些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他们的争强好胜心还是有的,就这样,可以让这些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变得格外的积极活跃。
这几年里,看着这些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而且他们在学习上、在生活里做的也越来越好了,这真的让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啊。虽然这些孩子在离开幼儿园后,说不定会忘记我这个老师,但是我还是没有什么怨言的,因为把每一个学生教育好,这已经尽到了我的职责。
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篇3
我阅读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该书系统阐述了现代幼儿教育中一些实例,读后感触很深,加深了对儿童教育的理解。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有自己的个性发展潜能与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应做到的地方。
读过这本书,我更进感受到,要想做好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地了解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在文化世界中每一个儿童又是独特的存在。这正指导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儿童的教育也应该是整个教育世界中独有的奇葩,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儿童应受到尊重,获得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作为一个真正关注儿童生命的教师,也应怀着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去抚育儿童茁壮成长。
蒙台梭利有一个十分明确的主导教育思想—尊重孩子。她认为:“儿童具有人类所未知的能力,能够把人们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那就应当把发展这些隐藏的潜能视为教育目标,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社会必须重视儿童,承认儿童的权利,满足儿童的需求。”大部分人的儿童观,沿袭了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它看不起儿童,认为儿童与成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知。于是,需要不辞辛苦地把成人世界的知识、技能教给儿童,必然使儿童过一种小大人的生活,很有赶鱼出水,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于是相应的教育便是,成人自居为真理的拥有者、价值的评判者,因而他也是治理上的独裁者。他可以操纵于左右儿童,可以对儿童颐指气使,甚至可以体罚儿童,强行把成人世界的东西搬到儿童脑瓜里去。由于不了解儿童,只是将成人的东西硬塞给儿童。成人看似积极的、忙碌的,但实际上收效甚微,甚至破坏了儿童的发展潜能。儿童被迫记诵不感兴趣的东西,他是被动的沮丧的学习者。但是,成人并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盲目无知导致了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从而阻碍了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
所以,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我们教师必须去掉自己内心的傲慢和发怒等坏脾性,使自己沉静、谦虚和慈爱。应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引导儿童自己去进行活动。我们应该对儿童进行观察,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篇4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是围绕着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细节问题展开讲解,全书并50个细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从语言运用、非语言行为、教学探索、环境创设、因材施教和处理突发事件这六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幼儿园教育中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和行为。这本书很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实际会发生的事,我迫不及待的想把这本书看完并能从中有所共鸣和发现。
我对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处理突发事件中“从滑梯上被推下来的孩子”的细节描述。书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之所以会发生安全事故,一方面与幼儿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集体生活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老师在安全管理与教育上做得不到位有关。是啊!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安全问题是最令教师们担心的,特别是班里有比较调皮的幼儿,如何让他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以及如何在集体生活中逐渐规范他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突发的安全事故发生。事实证明:常规培养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在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面对“宁死不屈”的孩子,现在的小孩大多数都是独子,集很多人的关心于一身,所以很容易会养成我行我素,我什么都是对的,我就是想这样,我愿意等等的一些他认为很对的一种心态和做事方式。这本书能很直接的分析出,这类小孩是具有超乎一般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心。而这种自尊心是家长所宠溺出来的。作为幼师,首先我们从心里里面接受这类与众不同的小孩,并应该和家长一起配合努力,来满足这类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并找准时机对他们加以引导。从细节入手,这也是我们拉近与幼儿心里距离的好方式,能让我们理解幼儿的情感所需,并且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示范无疑会对这类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就是老师身上有妈妈的味道,这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心惊胆颤的故事。这位老师得到了一个孩子对老师的最高称赞,正是因为这位老师对贝贝的关注,用心的了解和真心的关爱,让在受到妈妈去世的痛苦中,慢慢走出来的贝贝,重新感受到了妈妈般的关爱,我相信我也能做到,幼师不仅要教幼儿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让每一个幼儿伴着爱的滋润健康的成长。我们都应该做个有妈妈味道的老师。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五彩斑斓;甜美的心泉,哺育出希望无限。幼儿的心灵是清纯而敏感的,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更能很好的胜任这份工作,用真诚的心,满满的爱,怀一颗家长之心,尽一份教师之责,让我们的幼儿健康快乐的科学成长!
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心得篇5
内向的孩子最近几天,我们班的佳佳总是在闹情绪,早上奶奶送到幼儿园总要哭泣。昨天,幼儿园组织去秋游,佳佳一早背着一书包的零食就到了班级。可刚到就开始拉着奶奶的手不停地哭,怎么都不让奶奶离开,“佳佳,怎么了?”我连忙走上前去安慰。“我不舒服,我要回家!”她哭着答到。“家里还好好的,嚷着要到幼儿园来,怎么刚到就要回去了。”她奶奶也在旁开始纳闷。
佳佳平时在幼儿园是个很听话的女孩子,从来不闹情绪,各方面表现也挺不错的,就是稍微有点内向。“怎么会突然不要上幼儿园了呢?”这让我很纳闷。见她还是在不停的哭闹,非回家不可的样子,我就对她奶奶说:“可能她今天身体不是很舒服,平时从来都不这样的。”“是的,要不我先带她回家去看看吧?”
没过多久,她又回来了,“刚到家,她又说想去秋游了,我就又带她回来了。”她奶奶解释到。“那就好!佳佳,过来,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说着我把她领到了队伍当中。佳佳见她奶奶准备离开,又开始大声哭喊起来,这次比上回哭得更凶了,还跟着跑了出去。我连忙追上去,“佳佳,怎么了?”她哭着就要回家。“我害怕!”
我突然意识到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平时很爱上幼儿园的宝宝害怕上幼儿园呢?肯定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不愉快了吧!奶奶在可能不方便处理,于是我就对她奶奶说:“没事的,我会解决的,您先回去吧?”我把佳佳抱到一边,问:“你害怕上幼儿园是吗?”她开始很合作的点头,哭喊也减弱了些。“那你害怕谁呢?”“周政杰!”她开始娓娓道来,“他打我”
我一下子全明白了。周政杰是个很调皮的男孩子,平时动作幅度很大,经常会弄到小朋友,而他们两个又坐在一起,难免会出现这种现象。佳佳又是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出现这种事情也不会跟老师来讲,日子久了,她堆积的恐惧心理也就加剧了,导致了恐惧来上幼儿园的现象。
我先找周政杰谈了谈,其实他就是比较调皮,出手比较重,他并不是想故意打人。于是,我就把佳佳叫到身边:“老师知道周政杰很调皮,但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很想跟你做朋友呢!下次要是周政杰又打你,你就来告诉老师。”佳佳很听话的点点头。我又借机问小朋友,“要是你碰到有小朋友打你,你会怎么做?”“告诉老师!”小朋友抢着说,“还可以怎么做呢?”“跟他抱一抱,做朋友,他就不会打了”
小朋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有了很多好办法,佳佳在一边也听得很认真。在这一天里,我特别留意他们两个,时常找她聊天,陪她游戏,让她感觉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她,关心她,让她增加一些安全感,希望能让她逐步减少恐惧。
后来,我跟她家长也谈了话,发现这一现象已经持续了三四天,而且在家她还时常会做噩梦,可见这一影响已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不是这么快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最近一段时间长期地观察,并对她经常开展思想沟通与交流。
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个案挑战,也是一个很好地展示我们教育功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