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
在写心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包括学习方法、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方式等方面。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本文为你提供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写作技巧和示例!
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篇1
农历秋分,神州大地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民俗古风、现实意义和未来愿景在这个丰收的节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粮食、土地、农业历来是生民之本、国家之基。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古风民俗中一个悠久的主题。遥想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在辛苦劳作之后迎来好的收成,心中升腾的喜悦可想而知。
因此古人在喜迎丰收时,常举杯庆祝,感恩祖先。如诗经中《周颂·丰年》一诗中写道: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即粮多仓满,酿出美酒,敬献祖先。
丰收之后古人也乘着酒兴,载歌载舞。如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又欣赏“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能那时庆祝丰收与“春社”的风俗连在一起。
当古老的土地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的规模、形式和深刻意义则超越千古、意义深远。
这是中国农民第一个丰收节!现在与社会各行从业人员相比,今天的农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个充分选择的职业。中国今天所推进的改革实践就是发轫于农民的敢试先行,以及改革进程中广大农民的能人辈出。随着改革的深入,将有更多的农民在改革中继续贡献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在广袤的土地上用勤劳和汗水收获先辈不曾想到的那份属于农民的骄傲!
这是中国农村的第一个丰收节!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山清水秀的农村景色令人神往,心底的乡愁是离开故乡后几代城里人割舍不断的情怀,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举国上下的努力方向,而当今无数的第一书记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力军。也许若干年后,象当年热衷“农转非”一样现在的城里人争着到农村落户兴业。
这是中国农业的第一个丰收节!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说,中国农业正在跨越现代化的门槛,逐步减轻甚或终将彻底摆脱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农业现代化构成中国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现代农业社会中,叶肥苗壮可能无需过多依赖自然恩赐的规范操作,五谷丰登则是不必流淌很多汗水的智慧成果。
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沿续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符号,致敬农民、振兴乡村的里程碑,载入中华文明史册的华章,其份量确实很重很重!
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篇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天的田野里。放眼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好一片丰收的喜悦!
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玉米乐开了怀,探出调皮的小脑袋;豆荚里的豆子有规律地摇着小铃铛,好像在催主人快点收割;大豆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在风中沙沙作响。这里好像奏起了一曲交响乐:“秋天到了,秋天到了,田里的庄稼成熟了……”。
山那边的果园里。只见小灯笼一样的柿子高高的`挂在枝头,露着甜蜜的笑容说:“走过路过,可千万别错过哦!”旁边的葡萄架上,一串串紫色的大葡萄,好像晶莹剔透的玛瑙;金黄色的桔子也不甘示弱,在风中尽情地摇摆;红彤彤的大苹果挂在枝头,那诱人的脸蛋,让人忍不住想摘下一个尝尝哦!远处的大石榴都高兴地裂开了嘴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好一片迷人的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啊!
人们都喜爱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喜欢饱满丰实的庄稼和丰盈诱人的果子,“丰收”它给大地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它给人们带来了喜悦!
我们要给这个时节取个名字,叫“丰收节”!
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篇3
20__年3月12日,孝南区20__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蔬菜产业培训班,在孝南区农广校的大力宣传和精心组织下,隆重开班了!全班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数61人。在此,我谨代表全班学员向精心准备此次学习班的各级领导及政府职能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给了我们此次学习的机会,感谢您们没有忘记我们,感谢您们让我们及时地了解了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及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此次学习犹如一支强心剂,深深地刺进了我们陈旧的心灵。“ 爱国、尚农、勤勉、诚信 ”这八个字犹如一声春雷,惊醒梦中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转观念、调结构、扩产量、创效益”,用现代农业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来。
通过此次学习,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在为期十五天的学习培训当中,先后有二十四位各级领导及专家到现场给我们作精彩的演讲及解说。通过学习,我们深受鼓舞,积极地响应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地参与到“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蔬菜安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建设中来。积极地为社会输送“有机、绿色、环保”的放心蔬菜,提高蔬菜品质,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带动力强,极具创造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整理思维,贯彻落实。在此次学习过程中,各条农业战线上的专家学者给我们传授了很多的农业种植关键技术,普及了诸多关于涉农方面的知识。比如:教我们如何选种、播种;如何施肥、田间管理;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怎样鉴定种子、农药真伪及法律法规;如何搞好自身健康卫生及产品质量安全;如何进行市场营销以及我们国家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一系列知识。在今后的生产与生活过程当中,我们一定会学以致用,将这些知识与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三、与时俱进,全面开花。为积极响应习“农村要强、富、美”的三个要求,结合此次学习的收获,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一定会及时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改进耕作模式,马上行动起来,打造出我们的品牌,切实推进我们肖港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让新型种植模式全面开花,让我们早日成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让肖港万里小香葱“香飘万里” !
我相信:在座的61位学员一定不会辜负孝南区农广校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抢抓机遇、与时俱进,用行动创造品牌,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诚邀孝南农广校的各级领导再来看不一样的肖港小香葱,不一样的肖港“新”农民。
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篇4
瓜果飘香是金秋最珍贵的馈赠,五谷丰登是“三农”最欢乐的表情。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让我们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欢度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国计民生的要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经党中央研究决定、国务院批复同意的,体现出新时代重农强农、爱农支农的重要导向,彰显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连日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传承农耕文化、庆祝丰收成果的节庆活动,让全社会共同分享丰收带来的快乐。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像是一个“三农的嘉年华”,奏响了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军号角。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向伟大的中国农民致敬。如果说丰收是大自然对劳动者的馈赠,那么丰收节就是我们礼赞劳动、礼赞农民的一个生动体现。“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民以其朴素勤劳、善于创造的宝贵品质,托举起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国农民丰收节犹如一个鲜明的文化旗号,提升了亿万农民在新时代奋发作为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调动起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强大合力。就全社会而言,庆祝丰收就是要致敬农民,感恩农民的劳动奉献,感谢农民的辛勤付出,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农民的新时代风尚。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为农业发展强魂铸魄。农业兴百业兴,农业强则国家强。对于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福祉安康,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中国饭碗只有端稳在中国手里,我们才能牢牢掌握经济主动脉和发展主动权,实现和维护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年夏粮产量2835亿斤,较上年增加58.6亿斤,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为保供给、稳物价、增信心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感悟丰收节的意义,就是要感念农业对中国社会的独特意义,铭记农业对国民经济建设的独特贡献,不断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真正打造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大农业。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设立、旨在传承悠久农耕文化弘扬新时代精神的全国性民俗节日。繁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是庆祝丰收节的重要所在。庆祝丰收节,就要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涵养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
要坚持问计于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三农”自豪感,让丰收的获得感洋溢在全社会。根植于丰厚的农耕文化,作用于亿万农民的精神世界,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引领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谱写出“三农”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篇5
我还没接触新型职业农民时,觉得在农村种地也就那么回事:祖辈们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在土里刨食,我在农村种地也好开店也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觉得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
一、种植不是简单的“播种施肥收割”
科学种田,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的事情。尽管种植技术里面的门道很多,我不懂,但是没关系,我照样能享受到高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实惠——有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提倡,有那么多优秀涉农企业的真诚帮助,我们是能学会利用新技术的呀。
先前我父亲那一辈人种地,还主要靠人力,水牛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那时候,一个农村家庭如果能有一头健壮强劲的水牛,那在整个村子里都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再后来,拖拉机出现了。拖拉机耕地耙田不嫌累„„碾滚在拖拉机的轰鸣中平稻场、碾谷子,水牛逐渐从农村的生产阵营隐退。最近十年,拖拉机的“工作”又逐步被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所取代。所以,时代在进步,我们农民种地也应该与时俱进,主动接纳新思想改变旧观念——争做新型职业农民。
二、自古以来,农民靠天吃饭
这话不假,但放在今天,就不那么绝对了。我们有了温室大棚,冬天都能吃到西瓜草莓,还需要昂着脑袋指望老天爷吃饭么?不懂技术,有专家!没有资金,有政府、有银行!现在农村道路国家帮我们修得那么好,农村好多家庭电脑和网线也都安装了,我们镇这边土地水源也不比别处差,形势大好,为什么不试一下呢?通过参加这几天的培训,我感觉,要做新型职业农民,要学习的东西还蛮多。一说学习,估计很多人在想,我文化程度低,我年纪大,学不会呀。我在培训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我的认识就不是这样的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举个例子,十几年以前,我们在座的可能有手机的并不多,手机刚拿到手,我们还不是担心自己玩不转。仔细想想,大家学会用手机,又花了多长的时间和精力呢?
培训讲计算机时提到过电子商务,我觉得只要用心,了解门道学会使用,并不难。一句话,政策资源条件都蛮好,就看我们的行动了。
三、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我们这一批学员,有的是经销农资的,有的是一边经销农资还一边在种地。老百姓种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对我们的收入来说,是直接相关的。很长一段时间来,老百姓是等着商贩上门收购的——价格行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问题。作为距离农民最近和最重要的“商业点”,我们其实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比如,引导和帮助老百姓科学化、规模化种田;提供农业政策、新闻、知识、经验等资讯;主动成为各大电商在农村的触角,在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自己也种地,刚好可以带个头。
我自身能力眼界有限,暂时只想到这些。目前一些想法还不成熟,还需要向专家向领导寻求帮助。通过参加培训以及参观,我清醒地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将在农村涌现,这个趋势很明显。无论是去当新型职业农民,还是为他们提供农业服务,都是靠谱的,是大有可为的!
最后,我想感谢市农业局、市农广校、镇政府、镇农技服务中心对这次培训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谢谢。
农民工作体会与感悟心得篇6
我还没接触新型职业农民时,觉得在农村种地也就那么回事:祖辈们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在土里刨食,我在农村种地也好开店也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觉得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
一、种植不是简单的“播种施肥收割”
科学种田,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的事情。尽管种植技术里面的门道很多,我不懂,但是没关系,我照样能享受到高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实惠——有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提倡,有那么多优秀涉农企业的真诚帮助,我们是能学会利用新技术的呀。
先前我父亲那一辈人种地,还主要靠人力,水牛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那时候,一个农村家庭如果能有一头健壮强劲的水牛,那在整个村子里都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再后来,拖拉机出现了。拖拉机耕地耙田不嫌累„„碾滚在拖拉机的轰鸣中平稻场、碾谷子,水牛逐渐从农村的生产阵营隐退。最近十年,拖拉机的“工作”又逐步被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所取代。所以,时代在进步,我们农民种地也应该与时俱进,主动接纳新思想改变旧观念——争做新型职业农民。
二、自古以来,农民靠天吃饭
这话不假,但放在今天,就不那么绝对了。我们有了温室大棚,冬天都能吃到西瓜草莓,还需要昂着脑袋指望老天爷吃饭么?不懂技术,有专家!没有资金,有政府、有银行!现在农村道路国家帮我们修得那么好,农村好多家庭电脑和网线也都安装了,我们镇这边土地水源也不比别处差,形势大好,为什么不试一下呢?通过参加这几天的培训,我感觉,要做新型职业农民,要学习的东西还蛮多。一说学习,估计很多人在想,我文化程度低,我年纪大,学不会呀。我在培训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我的认识就不是这样的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举个例子,十几年以前,我们在座的可能有手机的并不多,手机刚拿到手,我们还不是担心自己玩不转。仔细想想,大家学会用手机,又花了多长的时间和精力呢?
培训讲计算机时提到过电子商务,我觉得只要用心,了解门道学会使用,并不难。一句话,政策资源条件都蛮好,就看我们的行动了。
三、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我们这一批学员,有的是经销农资的,有的是一边经销农资还一边在种地。老百姓种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对我们的收入来说,是直接相关的。很长一段时间来,老百姓是等着商贩上门收购的——价格行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问题。作为距离农民最近和最重要的“商业点”,我们其实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比如,引导和帮助老百姓科学化、规模化种田;提供农业政策、新闻、知识、经验等资讯;主动成为各大电商在农村的触角,在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自己也种地,刚好可以带个头。
我自身能力眼界有限,暂时只想到这些。目前一些想法还不成熟,还需要向专家向领导寻求帮助。通过参加培训以及参观,我清醒地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将在农村涌现,这个趋势很明显。无论是去当新型职业农民,还是为他们提供农业服务,都是靠谱的,是大有可为的!
最后,我想感谢市农业局、市农广校、镇政府、镇农技服务中心对这次培训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