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
五一劳动奖章是全国总工会为奖励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而颁发的荣誉奖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篇1
严根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逆育种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冥冥之中,他的名字与他的事业形成了某种与生俱来的默契。一身工装、一顶帽子、一个记录本,严根土扎根田间地头30余载,一年奔波约10万公里,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棉花抗逆遗传研究,孜孜不倦破译棉花的基因密码。
“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严根土的话语和他的为人一样质朴。1992年,严根土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从事棉花育种工作。为了获取第一手数据,严根土经常天一亮就拿着记载本去棉花地,直到天黑才回家。他观察棉花生长经常会忘记时间,在棉花地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经常蹲到双腿麻木站不起来。“搞棉花抗逆育种需要到偏远的盐碱、干旱地区做实验,20世纪90年代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要从安阳坐火车到乌鲁木齐,再转车到南疆,在南疆3个选种点之间奔波,来回需要将近半个月时间。在火车上,我不敢睡觉,时刻盯着大包小包的试验成果,不敢有半点闪失。”严根土回忆起科研路上的艰辛,“3月海南收获种子,4月各试验点播种,5月调查出苗期,6月枯萎病,7月开花期,8月黄萎病,特别是9月至10月要到各个试验点选种,经常是白天下地选种,夜里赶路。”30年来,严根土将忙碌的身影留在了田垄。他带领团队研究了8000多份国内外育种材料,分析了从田间地头得来的上千万组数据,发明了一种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育种方法,主持培育国内棉花新品种20多个,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600万公顷,增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50亿元。其中,他主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9”是“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
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严根土主持培育的3个棉花新品种通过中亚国家审定,这对构建中亚国际棉花产业聚集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中棉所与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严根土主持培育的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中棉9001”冠名为“中棉罗莱1号”,并建立了专属的中长绒棉生产基地;同年6月17日,“中棉9001”棉种搭乘“神舟十二号”遨游太空,为我国培育更多突破性优良新品种提供新种质。
勤下地、多观察,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严根土成功的秘诀,也是这位棉田耕耘者给团队青年科学家上的第一课。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严根土积极承担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工作,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目前已培育工程所级人才1名、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名。同时,严根土积极参与河南省各级农业部门组织的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近年,他亲自培训基层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发放棉花简化种植技术资料1500份,这对提高植棉素质和植棉效益有很大帮助,受到基层技术人员和广大棉农好评。
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工作30余载,严根土早已把“棉花”二字植入自己的生命,他的科研成果和荣誉也像一簇簇棉铃缀满枝头。他先后主持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植物品种权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本。他是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入选“河南省好人榜”,河南省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今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严根土在一粒棉花籽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30多年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中棉所精神已渗入严根土的血液。他说:“作为国家队的棉花科研工作者,我将切实扛起‘国家事’‘国家责’,将老专家开创的中棉所精神传承下去!”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篇2
杨孝平,男,1962年生,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成员,江苏省数学学会和江苏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应用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荣誉。
杨孝平教授1981年7月毕业于巢湖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1986年12月毕业于湖南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5月毕业于湖南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曾在安徽省淮南凤台马店中学和华东工学院应用数学系工作,从1992年5月起在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6年起在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担任教授、博导。
在学术方面,杨孝平教授长期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几何测度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与著名数学家、美国纽约大学的林芳华教授合著了英文专著《Geometric Measure Theory》在国内外发行,被国内外同行选为研究生教材和广泛引用;主持了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应邀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几十次,先后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或组织者,应邀在国内外几十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所作学术报告。
在教学方面,杨孝平教授长期坚持给本科生开课,主讲过本科生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方程》、《数学建模》等课程。主持了多项省、校教改项目,大力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主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高等数学》,该教材已入选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他和同事一起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杂志上发表。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篇3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赣州稀土龙南冶炼分离有限公司萃取车间主任涂爱鹏很平静。他坦言,荣誉只代表过去,今后将继续努力,强化技术创新,为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一名退伍军人、稀土行业的门外汉,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涂爱鹏在一线车间一干就是20年。围绕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涂爱鹏积极组织工友开展技术创新和项目技术改造。由于工艺技术不成熟,萃取工作经常会中断,影响生产效率。涂爱鹏和工友们反复试验,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解决萃取槽体有机流通和难反萃等生产问题,不仅保障了生产的稳定运行,也让产能提高近300%。
“从细处着手,关键处把好安全关。”这是涂爱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常态化组织安全隐患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涂爱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岗位也能绽放精彩。如今,49岁的涂爱鹏,意气风发,心向未来,朝着心中的目标坚定前行。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篇4
大年初二,樊凡回到西安市区的父母家一起过年。在202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她让家人很是骄傲。樊凡今年42岁,是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车身厂的一名维修电工。与传统电工不同的是,她维修的是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通过一组组程序控制着车间里的庞然大物。
樊凡的父亲曾是陕汽的一名卡车司机,性格外向的樊凡从小便对机械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车间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报专业时便选择了电气控制专业,毕业后进入陕汽集团成为一名电工。
“作为一名女性,为什么选择进车间做电工?”这个问题樊凡经常被问到。“其实我觉得电工工作挺有意思的,女性的细心、耐心在这份工作中有独特的优势。”樊凡笑着回答。
2006年春节刚过,樊凡因为工作调动来到陕汽新投产的西安商用车产业园,一位相熟的工友招呼她“去看个好玩的东西”。走进车身厂装焊线,樊凡见到了一幅震撼的画面:6台比人还高的机器人在一个工位上同时开动,机械臂上下挥舞,充满了机械的美感。“太震撼了,我当时就意识到,这就是生产线的未来!也是我的未来!”
这是车身厂最早到岗的机器人,也是陕汽向智能制造转型的主要应用单元。樊凡受命成为第一批维修电工,从维修传统单台机加设备到自动化生产线维保,樊凡下足了功夫。
“机器人所有的程序和操作说明全是英文的,我本身英文底子也不好,就先从单台机器开始,用翻译软件逐字逐句查。”现在车间里樊凡常用的机器旁边,几乎都贴着一张她总结的常用词中英文对照表。
历时半年,樊凡终于将机器人的上千句程序摸清楚。就在此时,新成立的车间班组实训园地为樊凡打开了又一扇大门。
在陕汽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车身厂组建了实训园地,后更名为“李青刚创新工作室”。“这里已发展成为包括全生产环节软硬件技术在内的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发掘并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樊凡就是其中之一,她身上有股‘一根筋’的钻劲。”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青刚说道。
正是凭着这股“钻劲”,让樊凡成为车间里备受信赖的技术骨干。目前,樊凡已累计参与车身厂设备改造改进项目37项,完成小改进33项,其中仅“重卡驾驶室制造过程人机适应性研发与推广”项目就实现降本841万元。
2019年,全国第三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开启。因为技术过硬,樊凡被陕汽推荐组团参加了陕西省的预选赛并进军国赛,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此后,她先后参加了数十场比赛,并相继荣获了“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技术能手”等称号。2022年5月,樊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维修电工听起来枯燥,但在我看来需要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台机器人可以搬运、焊接、涂胶、打螺柱,它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取决于我输入什么样的程序。看着一台台机器人经过改造后,逐渐能做一些重体力、重复性的工作,是这个工作带给我最大的成就感。”樊凡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篇5
姜绍军是大庆炼化化工生产一部综合加工作业区工艺工程师,每天一早,他就准时赶到生产一线,查看设备运行的指标数据,爬上管廊,巡查管线、阀门运转情况……
“这里的每一个设备、每一个管线,甚至每一个阀门、螺丝我都摸过,在我眼里它们都是有温度的。”穿梭于“钢铁森林”里,姜绍军的话语透过隆隆的设备运行声,格外有力。
在大庆炼化,姜绍军绝对是个名人。他的名,是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的出色表现获得的,赢得了一致认可与点赞。
大庆炼化装置大检修期间,要求对生化装置瓦斯流程进行优化,需要拆除大量使用了10多年、里面存有硫化亚铁的瓦斯管线。工艺处置不当,很容易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这样的项目,难度可想而知。
当这项棘手的工作交到实战经验丰富、严细认真的姜绍军手上时,他没有退缩,而是组织班组员工对所有工艺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对管线内的介质进行研判,逐步、逐项对管线内的介质进行分析化验,所有化验数据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拆除作业。
施工开始,姜绍军寸步不离施工现场,八天没有回过家,直到所有管线顺利拆除,他一直绷着的神经才放松下来。
大庆炼化聚丙烯酰胺装置采用直燃炉进行干燥加热,导热油系统退出历史舞台,需要将系统内的导热油退出回炼。
如何将存于12米高U形炉管和近4000米管线中的导热油退出是作业区面临的难题。这一次,又是姜绍军挑起了重任。
他带领班组员工对导热油现状进行认真评估、对退油风险精准识别,精心编制了退油方案,每天全程参与、逐一把关。又是两个月没回家,将590吨导热油安全、平稳地退出系统。
技艺高超,专治“各种不服”
学习、研究是姜绍军工作之余最愿意做的事情,遇到生产瓶颈问题他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找出症结及解决方法。用生产一线员工的话讲:“姜绍军就是一个专治各种不服的能人。”
大家认为司空见惯的小事,他也会琢磨研究上半天,记下上万字的学习笔记,那些单调的数据、复杂的流程,在他的眼里被赋予不平凡的意义。
丙烯腈废水焚烧炉技术被美国公司垄断,国内公司没有成熟技术,为此美国公司也开出了天价。
在实施大庆炼化重点环保项目-丙烯腈废水焚烧炉尾气治理项目期间,姜绍军多次到全国同类装置进行调研,并撰写了上万字的调研报告,详细介绍了丙烯腈废水焚烧炉的工艺路线及运行情况。
经过深入研究,他向领导提出采用国内公司技术的建议,最终以美国公司一半的价格由国内公司中标。
在开工阶段,他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组织协调好各个环节,最终经过5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装置开车一次成功。
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装置在开工初期油浆投用后经常会导致火焰熄灭,从而引发停炉。
经过之前在原有焚烧炉使用催化油浆作为燃料的经验积累,他通过对雾化蒸汽、油浆配比的摸索,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一装置成为目前国内第一个可以使用催化油浆为燃料的丙烯腈废水焚烧炉,为大庆炼化节约了燃料成本。项目的成功投用也吸引了国内同类装置多家公司前来调研,为同类装置新建丙烯腈废水焚烧炉和运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姜绍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挑战的胆量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生化装置氮气消耗、降低焚烧炉F301能耗、生化制冷装置改造等6项技术难题,多次获得了大庆炼化的技术创新奖。
降本节能,特别会“算计”
对于炼化企业而言,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如何用最少的钱去办更多的事?姜绍军像着了魔一样,整天扑在现场研究技术,寻找解决办法。
对焚烧炉F-301燃料系统进行瓦斯气和油浆技术改造时,姜绍军对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每一个控制点都与现场一一核对,共审核出设计问题50余项,在公司生产技术处的协调下均得到了解决。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他每天从早到晚在现场忙碌,早上不到6点就来到单位,进行现场监护和协助处理现场问题;晚上,施工人员不撤离他绝不离开现场。
装置区的管排爬了一遍又一遍,施工现场跑了一圈又一圈,由于每天十多个小时的现场奔走和攀爬,小腿都浮肿了,脚也磨起水泡,体重下降了6斤多。
当项目投运成功的那一刻,他脸上露出了欣慰却又略显疲惫的笑容,这一项目年可节约燃料费用790余万元,大幅降低了装置运行成本。
如今,姜绍军仍在努力奔跑,心无旁骛地热爱着他所钟情的事业,用一颗匠心守护炼塔。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篇6
罗国伟,男,汉族,1981年6月生,广东清远人,1998年10月参加工作,201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南商学院销售管理专业毕业和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大学双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近年来,罗国伟带领企业的“广东省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为公司的科技创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发出了多款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部件,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地板、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翼子板等产品性能指标得到市场的认可,碳纤维汽车引擎盖产品逐渐推广应用。近五年来,罗国伟主持为公司研制申请了30多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2017年主持研发在中试阶段的碳纤维汽车零部件新增销售近3000万元,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1.05亿元,新增税收近1000万元。以市场为中心,以质量好、交期快、成本低、效率高、服务周到为管理目标。2015年度获得肇庆市政府质量奖,2017年公司整体销售收入增长38.6%,达到1.12亿元销售产值;产品较2016年质量合格率提升了0.02%,达到99.8%;交期达成率提升0.5%达到98.3%;公斤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以上,为1.02元/KG。因成绩显著,罗国伟同志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肇庆市职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四会市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心得篇7
36岁的郭超是来自恒天重工加工事业部焊工班的一名青年焊工,一名从工人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是公司特种设备操作技能教师,焊接高级技师,2016年-2020年连续五年被聘为公司“首席员工”,2021年被聘为公司首批“首席技师”,现任加工事业部二工部焊工班班长、郑州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兼职)。他始终坚守在一线焊工岗位上,用勤学苦练、硬核技术和担当奉献,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一身技艺努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也为平凡的焊接工种展示出年轻技术能手的风采。
厚积薄发 匠心筑梦2003年,在技校学习的郭超被招入恒天重工,开始了他的焊接实习生涯。刚进工厂时,他便立志做一名好工人,为了尽快掌握岗位技能,他始终以焊接大师为榜样,苦练基本功,努力学习各个空间位置的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为了解决操作中遇到的焊接问题,他更是铆足了劲儿,翻资料、问同事、勤思考、反复焊,问题解决不了坚决“不停工”、“不松手”、“不懈怠”。就凭着这股韧劲儿,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遇到的焊接问题,自身的焊接技术水平也在一点点的稳步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实习当年就被评为公司年度优秀学员。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对郭超最深的印象就是——“这小伙子太专了”,这个“专”不仅是焊接技术的专业,更是工作态度上的“专研”,甚至是“执拗”,据他的同事讲,有一次,因为焊接中遇到的一个小问题,他甚至不惜驱车几百里,也要当面向那位业内专家虚心求教,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他更是紧紧抓住每一次集团、行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比武这样的珍贵机会,通过竞技淬炼焊接技能,与同行过招,和其他高技能人才在焊花四溅中交流技术、突破技术瓶颈,也为企业挣得了很多荣誉,在恒天集团第五届、第七届技能大赛焊工组比赛中都获得优异成绩,在第14届“振兴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中荣获第五名的优异成绩等等。近年来,他先后被授予“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青年技术能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能手”“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大工匠”“河南省纺织大工匠”“中国纺织大工匠”“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经过常年的不懈努力,郭超也逐步总结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焊接技术操作法,成为了公司广大职工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大工匠”。“做一名行家里手”一直是郭超的职业追求。对待焊接技术和自身素质提升,他一直坚持学无止境、贵在坚持,在“拿证”的道路上,一次次突破自己,超越自我,2004年取得了压力容器操作证,2008年取得高级焊工资格证,2014年取得技师资格证,2015年取得特种设备操作技能教师资格证,2018年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并在2017年完成了清华大学班组长岗位能力培训。看到身边那些拥有本科、研究生文凭的优秀同事,郭超既羡慕又向往,工作之余,他悄悄的行动了起来,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在2006年通过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为了一名拥有本科文凭的新时代产业工人。2021年和2022年还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2022年申报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现已通过审核。
争当先锋 勇挑重担
郭超自加入焊工班以来,始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争当先锋,不断提升焊接技能,身为班长的他,带领焊工班成员扎根于项目一线,屡次参加公司“急、难、险、重”的焊接任务,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默默奉献。
近年来,面对公司繁重的生产加工任务,他带领焊工班全体成员,组建先锋突击队,科学编排焊接生产计划,加班加点连轴转,突击队成员月均加班达到85小时,人均完成入库工时量达到惊人的1500小时,是其他班组平均数的1.5倍,高标准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突击生产任务,为缓解出产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初,国内新冠疫情突袭,一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迅速打响,公司当即接到了国家工信部下达的“十天之内造出医用防护服用压条机”的生产任务,郭超怀着对奋战在防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崇高敬意,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好复工的兄弟们,用手中的焊枪完成压条机的焊接攻关任务”,郭超随即安顿好家里的老人孩子,提前备足了干粮,并做好了持续加班的准备。他从一个个小细节入手,严格把好“焊接关口”,和压条机攻关组全体人员连续奋战,仅用8天时间就研发生产出首批10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样机,至2月29日共17天的时间,先后完成三批共160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总装调试工作,圆满完成了防护服压条机统筹调拨任务。
他潜心研究新材料钛合金焊接技术,通过工装改进,减小热输入,采取自制各种形状、尺寸的保护拖罩等措施,使原本只能在300mm试板上的试验,成功运用到单条焊缝长度达2800mm的实际焊接工艺中,使得焊缝表面银白色率达98%以上,为公司钛合金焊接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经验。
他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带领班组推广卧式冷丝TIG焊接专机应用,通过对新设备各项参数记录、分析比对,对专机整体性能进行局部优化,使焊接效率从最初的140mm/min,逐步提高到260mm/min,最快提高到320mm/min,使得焊接效率提高了1.5倍,为近年来公司化纤产品的快速出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纤维成套装备项目是公司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推的环保绿色新兴化纤产品。其中,熔体管道被称作绿色纤维项目的“经脉”,过滤机段熔体管路为整套管路的核心部位,设计要求过滤机水平误差应控制在0.1mm范围内,作为冷焊件,如此高的公差要求在公司尚属首次,且组焊难度极大。郭超团队通过对每道焊缝收缩量的记录,发现相同焊接参数下,焊接顺序的不同对焊接收缩量和变形量有较大影响,经过对焊接工艺优化改进及焊接过程中对焊接变形的控制,与此前相比,进出胶管路施工周期缩短至1个月,整体装配水平误差控制在0.1mm范围以内,不断刷新了冷焊技术工人精度尺寸把控难度系数。
平凡岗位 燃烧青春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模是干事创业的典范。2018年,“郭超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团结带领工作室成员,发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通过冷焊组、车磨组、镗铣组、特种工艺组四个攻关小组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共完成创新成果56项,成果转化47项,形成工作方法7项,操作规程6项,推进多项高精尖制造加工技术运用到纺机产品的制造,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公司降本增效经济价值1000余万元,工作室先后被评为郑州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扎根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情奉献、敢于担当,敢当发光、发热的螺丝钉。
郭超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技术,连续5年被聘为公司“首席员工”, 2021年被聘为公司首批“首席技师”。郭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持续发挥“首席”作用,发扬公司“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强对新学员的指导和培养,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徒弟刘娇也和郭超一样,成为公司“首席员工”。近年来,焊工班相继获得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青年文明号、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金牌班组等荣誉,班组多名成员获得公司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一批焊接青年技工在郭超的带领和影响下成为公司的高技能人才。
初心不忘 砥砺前行
当前,郭超带领着焊工班所有成员,根据公司阶段性生产任务,开展绿纤熔体管路表面质量提升和过滤机柱塞、阀体39CrMo马氏体不锈钢材质堆焊技术等项目创新攻关工作,这些攻关项目成果必将对公司绿纤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产生重要影响。2022年,郭超创新工作室攻关项目共立项23项,攻关小组全体成员正在马不停蹄地按照项目分工和计划,通力配合,逐项突破。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技术工人,郭超在工作中务实担当、乘风破浪,他始终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焊接任务,用焊枪来焊出每一朵焊花,用一身技艺实现自我价值,也为恒天重工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在改革发展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许多人正在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地奉献着,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