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
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供大家参考。
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篇1
能成为安康市__工作坊的一员,我倍感荣幸。感谢市、县教研室领导以及阮老师为我们一线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一年来,工作坊围绕着有效教学评价典型案例研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真正发挥了示范引领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学校及骨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把团队的口号落到了实处:“帮想做事的人做成事,为能做事的人搭好台”。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一学年的研修活动就要告一段落了。这一学年里,我全程参与了工作坊的每次研修活动。每一次活动,我就提高一次;每一次活动,我就成熟一分;每一次活动,我就接受了一次新的洗礼。工作坊的每一次活动都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紧紧吸引着我们。从中我收获了很多终生受用的东西,同时,我也在不断思考,不断努力,回顾一年来的学习,我有如下几点收获:
一、坚持学习,向目标不断奋斗。
__年元月份起,我被__工作坊接纳为一名新成员,我深感自己的各种水平还有待提高,就制定一些学习计划。首先从学习理论知识做起:坚持每天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在闲暇之时学习了著名特级小学数学教育专家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也拜读了安康市名师__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一书;坚持每月读《小学数教育》期刊,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跟着名师走进网络,进行网络学习。我已在网络如期修完了完十门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学习了相关的视频讲座。学的同时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再次,走进名师,与名师同堂竞技。自从加入到__工作坊,看到所有的成员都是省级教学能手,我内心就有些不安和愧疚。同时,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安心与期待,这不正是我学习、成长的好机会吗?因此,我主动承担了一些公开课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名师的亲自指导,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与方法,这更加坚定了我今后奋斗的信心与方向。
二、更新理念,向研究教师转型。
老师工作坊教师培养目标中提到:“能上课、会评课、敢讲座、懂研究”十二字方针。我一一对应检查自己,似乎是我望尘莫及的事情。但是通过近一学年来的团队活动,让我明白了:自主反思和专家引领,会使一个教师很快成长起来。
第一,从能上课向会评课转变。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每一位坊员都要承担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刚开始我不知从何入手,生怕说不到点子上,走上台中,心里特紧张,当时心想还不如上一节课呢。然而通过听取团队成员的引领与示范点评,特别是汉滨小学的梁校长,每一次点评都是如此的充满诗意,从每一个细节中进行深入的剖析,我从每一个真知灼见中汲取养分。在省级教学能手吕蒙老师、王晓君老师、张远珍校长、罗龙飞老师等对我的悉心指导下,再加上自己对新课标理念等知识的不断深入学习,我学着走上台谈谈自己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在不断的学习中让我这么一个只知道上课的教师终于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原来评课是一门学问,评好课更是一种境界。
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篇2
伴随着春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培训。这股学习的暖流如春风般沐浴了我的数学教学。使我感受到了教材和教材的重要性。研读教参,参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一直是我的弱项。因为我从来只知道教教材例题。听了红旗小学张美菊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顿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首先,张老师带着我们纵向梳理了整个学段的知识网络。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的计量、统计知识方面的内容,整体把握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其次,通观全册、全单元。从每一单元在教学目标和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使我们对每一单元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
最后,张老师带着我们解读每一课时的教法及学法。推荐我们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对每一课练习的疑难问题,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内容结构给我们进行了分析讲解,及每一节课的练习题,都给我们做了合理的`分析和建议。真是对这册教材事事巨细的给我们做了解读,使我们在教学中找准了支点,把握准了方向,合理的使用教材进行数学教学。
总之,通过这次数学教材学习培训,我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把握,更高层次的理解。相信对今后的教学有更高意义上的帮助。
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篇3
现在我们已经步入高中,由于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甚至产生这样的困惑:“我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可现在怎么了?”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你在进入高中后或学习态度的影响,才会造成学得累死而成绩不好的后果。那么,究竟该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呢?以下我谈谈我的高中数学学习心得。
一、认清学习的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我们在高中学习环境下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的办法。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应产生畏惧感,面对失败时不应灰心丧气,而要勇于正视自己,及时作出总结教训,改变学习方法。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进入高中以后,不能还像初中时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订学习,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而忽略了真正的听课,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我们在每学习一课内容时,要学会将知识有条理地分为若干类,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重点难点要突出。不要忙于记笔记,而对要点没有听清楚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摞,问题也有一大堆。如果还不能及时巩固、总结,而忙于套着题型赶作业,对概念、定理、公式不能理解而死记硬背,则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在我身边,常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课本,而是偏重于对难题的攻解,好高骛远,重“量”而轻“质”,陷入题海,往往在考试中不是演算错误就是中途“卡壳”。
(4)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卷面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解说的心理,做作业不讲究效率,学习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抓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篇4
通过队初中数学新课程的认真学习,我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现具体汇报如下.初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初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 我在实施初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有以下体会:
一、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授课结果有时会与备课时预想的结果相差很大,这就说明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必要性。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现在的学习状态,要明白教学过程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可见备课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
四、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初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六、初中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相应的高中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则为: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我们可通过在汲取学生时代的经验的同时,通过在职培训、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参与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设计一堂课时,新课的引入,题目的选取及安排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总之,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面对新课改,我们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上要求必须放下“架子”,让学生喜欢你,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篇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从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出发,来分析与阐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并用发展的眼光以及最新的教育理论来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结合小学数学的发展和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来分析今天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从教学研究的论述角度看,本书始终将眼光盯住儿童的学习,始终在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与认知发展。它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教数学。下面就从探究学习这一点谈谈我的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时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上用不着选择和创新,因为自有教师为他们选择、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重在让学生根据定义、公式照搬照套,机械运用,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中,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被教师不经意的注入式教学扼杀了。他们对数学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还怎么能更深入地进行创新呢?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根据对本书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3、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来说,能够独立解题并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缩影,也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探究创新的初步尝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进行大胆尝试,提出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篇6
一、严格要求,培养良好习惯。一年级知识讲授内容不太多,关键是养成习惯的培养。课堂上应重点抓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如杜晓夏老师的《垂直和平衡》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直观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这一直观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小数除以整数》时,老师以自己逛商店买蛋糕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杜老师的《垂直和平衡》中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3、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感想与心得学习篇7
大课间,休息的时间比较长,同学们大多在操场上玩耍着。当上课铃叮零零地响起后,大家像离弦的箭一般飞速地回到了教室,坐到各自的座位上,等待老师的到来。
这节课是数学课,班级的气氛有些压抑。一种不愉快的安静。大家好像大多是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在等待数学老师的到来,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数学老师是一位比较严厉的老师,经常喜欢训斥人,而且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很枯燥的科目。我先拿出了数学书,准备先预习一下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当我翻开书页的时候,听见后面的吵闹声,原来是后面的同学在说笑。我挠了挠头,继续埋头翻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感觉看书有一段时间了,看了看表,发现已经上课大约20分钟了,可是数学老师还是没有来。这时候同学也拿出了书,不过他却边看边笑。我凑上前去一看,原来他看的是漫画书。这时候教室里也渐渐喧闹起来了,我抬起头,看到有东西在半空中飞来飞去,原来是几个淘气的家伙在传东西玩,不过这种行为很快被纪律委员制止住了。教室越来越不安静了,让人感觉好像是下课的课间。已经接近下课的时间了,老师却依然没有踪迹。
有的同学开始喊了起来。我漫不经心地视线扫过窗户,突然看见数学老师正在向教室走来,立刻将视线移到书本上看书,不过发现的人除了我之外似乎也很少,教室依然很吵闹。门被推开了,数学老师出现了,教室突然静了下来。那几个过于吵闹的家伙被数学老师抓了个正着,被训斥了一番。数学老师讲明了晚来的原因,我一边看书一边想,还是无时无刻保持纪律比较好。